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科普宣传  >  癌症预防
如何甄别乳腺癌变
2010-07-30 08:51  稿源:上海市抗癌协会

  乳腺癌的症状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糜烂或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虽然这些症状不一定具有特异性,但是了解这些症状,认识这些表现,将有助于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病人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1) 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2)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

  3) 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

  4) 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5) 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

  6) 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与纤维腺瘤活动度不同。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部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是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性的。在早期乳腺癌中,偶有以疼痛为惟一症状的,可为钝痛或牵拉感,侧卧时尤甚。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而引起。

  1) 乳腺溢液的类型乳头溢液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血性、血清样、浆液性、水样、脓性、乳汁样等。其中浆液性、水样和乳汁样溢液较为常见,血性溢液只占溢液病例的10%。病变位于大导管时,溢液多呈血性;位于较小导管时,可为淡血性或浆液性;如血液在导管内停留过久,可呈暗褐色;导管内有炎症合并感染时,可混有脓汁,液化坏死组织可呈水样、乳汁样或棕色液;乳腺导管扩张症液体常为浆液性。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变引起,有少数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乳头溢液多为双侧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样或水样。

  2) 病因乳头溢液的病因主要分为乳外因素和乳内因素。

  乳腺癌病人有5%~10%有乳头溢液,但以乳头溢液为惟一症状者仅1%。溢液常为单管性,性状可以多种多样,如血性、浆液性、水样或无色。乳腺癌原发于大导管者或形态属导管内癌者合并乳头溢液较多见,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乳头湿疹样癌等均可以有乳头溢液。近来研究表明,乳头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内癌较早期的临床表现,而且在未形成明显肿块之前即可单独存在。

  乳头改变

  乳腺癌病人若有乳头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乳头糜烂或乳头回缩。

  1) 乳头糜烂为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现,常伴瘙痒,约2/3病人可伴有乳晕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肿块。起始,只有乳头脱屑或乳头小裂隙。乳头脱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并结痂,揭去痂皮可见鲜红糜烂面,经久不愈。当整个乳头受累后,可进一部侵及周围组织,随着病变的进展,乳头可因之而整个消失。部分病人也可先出现乳腺肿块,尔后出现乳头病变。

  2) 乳头回缩当肿瘤侵及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此而缩短,牵拉乳头,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此时,患侧乳头常较健侧高。可能出现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时也是晚期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当肿瘤在乳头下或附近时,早期即可出现;若肿瘤位于乳腺深部组织中,距乳头较远时,出现这一体征通常已是晚期。当然,乳头回缩、凹陷并非均是恶性病变,部分可因先天发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症引起,此时,乳头可用手指牵出,非固定。

  皮肤改变

  乳腺肿瘤引起皮肤的改变,与肿瘤的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 皮肤粘连乳腺位于深浅两筋膜之间,浅筋膜的浅层与皮肤相连,深层附于胸大肌浅面。浅筋膜在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即乳房悬韧带。当肿瘤侵及这些韧带时,可使之收缩、变短,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故称“酒窝征”。当肿瘤较小时,可引起极轻微的皮肤粘连,不易察觉。此时,需在较好的采光条件下,轻托患乳,使其表面张力增大,在移动乳房时多可见肿瘤表面皮肤有轻微牵拉、凹陷等现象。如有此征者应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肿瘤很少有此征。

  2) 皮肤浅表静脉曲张肿瘤体积较大或生长较快时,可使其表面皮肤变得菲薄,其下浅表血管、静脉常可曲张,在液晶热图和红外线扫描时更为清晰,常见于乳腺巨纤维腺瘤和分叶状囊肉瘤。

  3) 皮肤发红急、慢性乳腺炎时,乳腺皮肤可有红肿。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见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时皮肤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比较局限,不久扩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肤,同时伴皮肤水肿、增厚、皮肤温度升高等。

  4) 皮肤水肿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肿瘤细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区被肿瘤细胞浸润,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而显示“橘皮样改变”。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见其外下方有轻度皮肤水肿,如双侧对称,乃因局部循环障碍所致;如为单侧,则要慎重,提防癌的可能。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淋巴结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结数目由少逐步增多。起初,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推动,最后相互融合、固定。肿大的淋巴结如果侵犯、压迫腋静脉,常可使同侧上肢水肿;如侵及臂丛神经时引起肩部酸痛。检查腋窝淋巴结时,应使患侧上肢尽量放松,这样才可扪及腋顶。若能触及肿大淋巴结,尚需注意淋巴结的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其表面情况,并与炎症、结核相鉴别。乳房内未扪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第一症状而来就诊的比较少,当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理证实是转移癌时,除仔细检查其淋巴引流区外,尚要排除肺和消化道的肿瘤。若病理提示是转移性腺癌,要注意“隐匿性乳腺癌”可能。此时,如未能发现乳房病灶,钼靶摄片或许有助于诊断。淋巴结行激素受体测定,若阳性,即使各项检查都未能发现乳房内病灶,仍然要考虑乳腺来源的肿瘤。

  乳腺癌可向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还可通过前胸壁和内乳淋巴网的相互交通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关新闻
·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靶向药物的应用
· 第六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专场学术会议
· 2010年乳腺癌治疗领域热点展望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