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23日,第二届CACA肿瘤针灸学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针灸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交流大会在广东省佛山市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联合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30余家高校、医院及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岭南,共襄盛举。
大会以“肿瘤针灸,贵在整合”为主题,紧扣肿瘤针灸学的临床实践、循证研究、技术革新与多学科融合,旨在推动针灸在肿瘤整合治疗体系中的深度应用,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康复与支持治疗新模式。
11月22日,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田宁教授主持,中国抗癌协会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义教授致辞,高度肯定了针灸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独特价值,并对肿瘤针灸学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卫健局叶纯坤副局长致辞,介绍了佛山市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医适宜技术在肿瘤领域应用与推广的南海经验。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天津中医药大学陈波教授、深圳大学金永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潘战宇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梁宜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田宁教授等专家分别围绕“循证肿瘤针灸学”“电刺激/电化学法癌症诊疗”“肿瘤治疗相关问题”“电针镇痛实践”“热敏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等主题作精彩报告。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兰州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青年学者就“肿瘤针灸学的发展与实践”展开深入对话,现场气氛热烈。
当日下午,大会设立三大平行分会场,内容覆盖技术、科研与教材建设。肿瘤针灸技术研讨会聚焦临床痛点,展示热敏灸、红外激光灸、揿针、温针灸、耳体针结合疗法等在癌痛、疲劳、腹泻、神经病变、胃肠功能障碍等肿瘤相关症状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并通过专家演示与案例分享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肿瘤针灸学术研讨会集中分享了多项前沿研究成果,包括电针可缩短腹腔镜胃癌术后肠麻痹时间的多中心随机试验、以患者为中心的针刺治疗乳腺癌相关性失眠临床研究、AI驱动的乳腺癌智能中医诊疗平台构建、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循证决策模型等,彰显肿瘤针灸科研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趋势。
《肿瘤针灸学》教材研讨会汇聚全国20余所院校专家,对首部行业创新教材开展第五轮审稿与研讨,计划于2026年正式出版,将填补国内肿瘤针灸高等教育教材的不足,为交叉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大会内容充实、形式多元、紧贴临床,充分体现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通过多学科交叉、产学研联动,不仅深化了肿瘤针灸的学术内涵,也拓展了其在肿瘤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为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事业注入新动能。
未来,中国抗癌协会针灸专业委员会将持续推动肿瘤针灸学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让这一古老疗法在现代肿瘤防治体系中焕发新生机,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国抗癌协会针灸专业委员会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