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飞虹,春城潮涌。2025年11月6~9日,万众瞩目的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国际期刊专场之一,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Cancer Discovery共同主办的CACA-Cancer Discovery专场于11月7日上午成功举行。本专场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顶尖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通过东西方视角的碰撞与融合,为肿瘤防治领域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引发了参会者的热烈反响。
本专场由Cancer Discovery高级执行编辑Robert Kruger教授,以及Cancer Discovery期刊编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高强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CACA期刊出版部部长、Cancer Biology & Medicine编辑部主任刘惠琴教授主持开幕环节,并介绍此次会议旨在构建CACA学术社群与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Discovery的对话平台,聚焦肿瘤学前沿突破,推动高质量成果发表与学术合作。两位大会主席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国肿瘤学界研究活跃,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已成为全球抗癌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国际顶尖期刊,Cancer Discovery始终致力于呈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科研突破。本次会议正是一个宝贵的平台,期望能与中国学者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CACA副理事长、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HIO)执行副主编王瑛教授发表致辞,全球协作是驱动肿瘤防治事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她介绍,本届大会特设多场国际学术会议,旨在通过这些高端对话平台汇聚智慧、深化理解,携手推动区域与全球的癌症防治进程,共同为减轻全球癌症负担、构建更健康的未来贡献力量。随后,王瑛教授围绕“HIO的创刊与发展”作专题分享。HIO期刊立足国际,聚焦前沿,传播整合肿瘤防治理念,致力成为中国经验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创刊三年来发展良好,未来将持续推进国际化,通过吸引优质稿源、提升出版标准等举措,增强国际影响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Robert Kruger教授
高强教授
王瑛教授
刘惠琴教授
学术报告环节由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缪小平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崔久嵬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芳教授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邱鹏飞教授联袂主持。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分享了肿瘤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展现了中西方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实践智慧与创新视角。
崔久嵬教授、缪小平教授
吴芳教授、邱鹏飞教授
Robert Kruger教授作题为“Cancer Discovery:汇聚全球科学,缔造变革性影响”的演讲,系统阐述了Cancer Discovery期刊在推动肿瘤学前沿科学传播与转化中的核心作用。他强调,高质量学术出版不仅是展示创新研究成果的窗口,更是连接全球科研社群、促进多中心协作、催化临床实践变革的关键桥梁,对加速肿瘤学从基础发现向治疗突破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Robert Kruger教授
高强教授作题为“KRAS突变型肝内胆管癌治疗新机遇”的演讲。他指出肝内胆管癌(iCCA)早期诊断率低、术后复发率高,临床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其中,KRAS突变作为iCCA的关键驱动因素,与肿瘤进展、免疫逃逸及不良预后等密切相关。目前,新型KRAS G12D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已展现出显著疗效,而代谢调控及新型细胞疗法亦展现潜力。未来仍需进一步推动个体化精准治疗,以改善iCCA患者预后。
高强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周圣涛教授作题为“癌症免疫治疗新机制”的演讲,他指出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是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关键,特别是“冷肿瘤”的特征导致其对当前疗法不敏感。目前研究团队通过解析TIME的免疫特征、验证靶向微环境的临床前价值并开展系列临床研究,已在宫颈癌等实体瘤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周圣涛教授
南京大学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李颜教授作题为“靶向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用于原发与转移性癌症免疫治疗”的演讲。报告揭示了小鼠模型中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别是在肿瘤骨转移模型中诱导免疫抑制的关键作用。为理解中性粒细胞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并为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来优化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李颜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谭静教授作题为“复发/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的新疗法”的演讲。谭教授指出,当前复发/难治性NK/T细胞淋巴瘤(R/R NKTL)的治疗面临挑战,传统疗法效果有限,亟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表观遗传调控在肿瘤免疫逃逸中起重要作用,DNMT抑制剂可增强免疫治疗疗效。研究发现,DNMT抑制剂与PD-1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展现了鼓舞人心的疗效。这些新疗法为R/R NKT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和生存机遇。
谭静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秀超教授作题为“基于游离DNA的胰腺癌早期检测模型”的演讲。王教授指出早期筛查是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环节。研究结果显示,其团队开发的基于循环游离DNA的非侵入性检测模型,通过整合多组学特征和机器学习,可实现胰腺癌的早期发现。该模型有望成为胰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推动胰腺癌从“晚期确诊”向“早期干预”转变,最终改善患者生存结局。
王秀超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元元教授作题为“保乳手术中即时自体脂肪移植的肿瘤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估”的演讲。王教授指出,尽管保乳手术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疗法,但在亚洲女性中应用率仍偏低,主要受限于乳房体积偏小、肿瘤发现较晚或位置特殊等因素,且术后易出现乳房形态不良等问题。研究发现,即刻自体脂肪移植联合保乳手术未增加肿瘤复发风险,且可显著改善术后乳房外观,提升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有望为乳腺癌术式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王元元教授
小结
本次CACA-Cancer Discovery专场活动学术氛围浓厚,研讨内容既立足临床实际,又聚焦前沿探索,涵盖了从基础机制、新型靶点、早期诊断到治疗策略优化的全链条创新成果。多位讲者的报告体现了“整合医学”理念在肿瘤学研究中的深度实践,不仅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也为未来肿瘤防治的多中心合作与个体化推进指明了方向。整场会议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落幕,展现出中国肿瘤学界与国际平台深度对话、共同推进全球抗癌事业的坚定信心与合作活力。
(转自 |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