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会员服务  >  会员之声
许东阳 | 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在推动CACA指南进校园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5-11-19 14:42

  中国医科大学  许东阳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医学教育管理的工作者,能够亲历并参与推动《CACA指南》在中国医科大学的校园推广工作,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段极为珍贵的经历。获得“先进工作者”的荣誉,令我倍感荣幸,但更让我深思的,是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探索、突破与启示。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对我们整个教学管理团队、临床教师群体以及积极参与的同学们共同付出的肯定。

  回望2021年4月《CACA指南》发布之初,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将这部代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前沿水平的指南体系,系统、深入、持久地融入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作为教务处长,我深知这项工作不仅关乎课程内容的更新,更是一场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资源整合和评价体系的系统性改革。

  一、理念引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主体”的转变

  我们最初构建的是“四位一体”的教育保障体系,即以教育教学活动为核心,以教学资源为根基,以师资队伍为保障,以“新医科”建设为突破。这一体系在初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工作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如果仅仅把指南作为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没有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临床思维,那么这场改革仍是肤浅的。

  因此,在2023年,我们果断将体系升级为“五位一体”,把“以发展学生为主体”放在首位。这一调整,看似只是增加了一个维度,实则是我们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升华。它意味着,我们所有的课程设计、资源建设、师资培训和模式创新,都必须回答一个核心问题:这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整合思维的培养?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成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临床创新潜力的未来医生?

  在实践中,这种转变体现在细节中。例如,在选修课设计中,我们强调“病例引导”和“启发式提问”,减少单纯的知识讲授,增加学生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比例,更注重安排与学生的互动环节,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授课方式,结合实际病例,注重实战,启发式提问。

  二、系统推进:在挑战中寻找突破路径

  推广工作绝非一帆风顺。我们面临的最现实挑战,是如何在原有已经十分紧凑的课程体系中,科学地融入CACA指南的内容。简单地增加课时是不现实的,也会增加学生负担。我们的对策是“整合”与“创新”双管齐下。

  整合,是打破学科壁垒。我们鼓励跨教研室、跨科室联合申报课程,如胃肠肿瘤外科牵头,联合多科室共同开设整合式课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践行“整合医学”的理念,让教师们先于学生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那个获批辽宁省教改项目的《新医科背景下肿瘤整合式诊疗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正是这种跨学科协作的结晶。

  创新,是利用技术赋能。我们建立的“肿瘤整合虚拟教研室”被评为省级示范,它不仅是一个线上平台,更是一个汇聚优质资源、支持互动研讨的“智慧教研空间”。在这里,来自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教师可以共同备课,学生可以跨校区参与MDT讨论,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我们开发的系列慕课和融入VR/5G技术的“新医科Mini Course”,则是对传统教学形态的有益补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前沿化的学习需求。

  三、最深的感触:看见学生的成长

  如果说有什么是这项工作中最让我感到欣慰的,那无疑是看到学生的变化。在“导师云讲堂”的策划和执行过程中,我作为具体负责人,感触尤为深刻。我们最初的设想很简单:请专家来做几场讲座,让学生了解前沿知识。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愈发认识到,这绝不仅仅是几场孤立的学术报告,而是构建一个持续性的、高浓度的“学术场域”,是打破课堂与临床、基础与前沿、教学与科研壁垒的关键一环。百余场讲座,数万人次的参与,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夜晚,学生们在文体馆、在云端,与顶尖专家思想碰撞的火花。2023年,我们推动成立了“中国医科大学大学生CACA肿瘤协会”,目前已有超过1300名会员。这个由学生自发组织、自主管理的社团,展现了惊人的活力。

  社团同学自发组织的CACA指南宣传海报制作大赛、知识竞赛、医学电影观影研讨会等活动,不仅丰富了第二课堂,更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我们制定的奖励机制,如研究生优先参与青年人才计划、本科生获得第二课堂学分等,固然起到了激励作用,但真正驱动他们的,是内在的求知欲和成为优秀医生的使命感。

  四、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久久为功

  去年6月,我校成功承办的CACA指南进校园创新发展大会,是对我们阶段性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阅。看到全国百余所高校的同仁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共谋发展,我既感到自豪,也倍感压力。樊代明院士的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前路,兄弟院校的宝贵经验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与提升空间。

  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未来,我们将朝着几个方向持续深耕:

  一是深化课程内涵,筹备设立“肿瘤整合诊治”方向的“新医科”课程群,实现从“进课程”到“建体系”的跨越。

  二是拓展辐射范围,推进“肿瘤整合虚拟教研室”的升级,并筹备成立东北“三省一区”新医科教育联盟下的子联盟,让优质资源惠及更多院校。

  三是强化评价反馈,建立更科学的成效评估机制,用数据说话,持续优化我们的工作模式。

  推动CACA指南进校园,是一项播种的工作。我坚信,假以时日,这些种子必将在新一代中国医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最终成长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参天大树,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贡献坚实的红医力量。这条路,我们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