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会员服务  >  会员之声
朱国华 | 破“根治”之执,行“扶生”之道——第31期CACA前沿播学习感想
2025-11-17 14:45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朱国华

  2025年11月16日,第31期“CACA前沿播”线上会议成功举办 。会议聚焦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继红教授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的题为“Sentinel-Lymph-Node Biopsy Alone or with Lymphadenectomy in Cervical Cancer”的临床研究 。这项研究立足临床热点问题,以“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是否能替代系统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LN)”为核心 ,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证实了“单纯SLN活检在3年无病生存率上非劣效于淋巴结清扫术 ,且显著降低了淋巴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这一成果不仅是妇瘤外科技术的重大突破,更是樊代明理事长倡导的“整合医学”与“扶生”理念在肿瘤外科领域的生动实践 。以下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从“最大根治”到“精准微创”:外科理念的革新

  长期以来,PLN作为宫颈癌根治术的“金标准”,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步骤 。然而,患者常因这一“标准”操作,承受下肢淋巴水肿、淋巴囊肿、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本研究突破性地将焦点从“一刀切”的“最大范围切除” 转向“个体化精准” ,通过SLN活检精准识别淋巴结阴性患者 ,从而免除其不必要的清扫创伤 。这种“恰到好处”的治疗思想转变,正是整合医学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保护机体功能的体现 。

  二、从临床问题到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源于临床,成果回归临床

  研究团队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实际困境出发 ,聚焦这一百年术式的长期痛点 。NEJM作为全球顶级医学期刊,刊登这项由中国学者牵头的肿瘤外科原创研究 ,反映了国际医学界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肿瘤学安全”平衡点的日益重视 。PHENIX研究为全球数以万计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提供了创伤更小、痛苦更少、预后同样安全的新标准 ,真正实现了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完美闭环 。

  三、整合医学:“抗癌”与“扶生”的平衡之道

  整合医学,是知识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专科与交叉学科的整合。肿瘤外科治疗需兼顾“根治性”与“功能保护”的平衡 。尤其是在早期肿瘤的治疗中,保障疗效与患者耐受性的统一尤为重要。正如樊代明院士所强调,医者应关注患者的全身状况与治疗全程 ,将整合医学的思维贯穿临床诊疗的始终。这项研究正是这一思维的典范:它不仅是SLNB技术的胜利,更是“扶生”理念的胜利 。通过免除过度的淋巴结清扫,不仅保留了肢体功能,更可能保护了盆腔的免疫屏障 ,守护了患者的身体功能、治疗信心和生存尊严。

  “CACA前沿播”是中国抗癌协会精心打造的肿瘤前沿成果交流平台。从第31期“CACA前沿播”我们学到了 PHENIX研究不仅有力证明,通过整合医学的思维,我们完全有能力将那些被视为“必然”的治疗代价(如下肢淋巴水肿),转化为可以主动规避的临床实践 。这种转变,不仅仅发生在科研设计之中,更应体现在千千万万的手术台前。“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刘继红教授团队的科学、严谨、坚持、协作、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年轻医生学习。未来,我们坚信“扶生”的信念 ,从“以疾病为核心”向“以人为核心”的深刻转型 ,让每一次科研突破,都能化为照亮患者康复之路的温暖光芒。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