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乌两国领导人的关心推动下,中乌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高度。医疗卫生是双方务实合作的重要方向,两国医疗机构在癌症防治领域的交流对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暨中乌抗癌峰会汇聚两国癌症诊疗领域顶尖人才互相交流癌症防治新理论与新技术,已成功于2025年11月7日在昆明成功举办。
开场致辞
在本次会议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乌兹别克斯坦肿瘤学家协会Tillyashaykhov Mirzagaleb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致辞。主席们对两国来自肿瘤领域的同仁们百忙之中参会表示热烈地欢迎并共同表示中方愿同乌方拓展肿瘤领域合作,支持更多交流培训、人才培养,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不断增进两国民生福祉。
学术交流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肿瘤与放射学中心的Yusupbekov Abrorjon教授分享了《国家癌症控制策略:乌兹别克斯坦的成就与未来目标》,Yusupbekov Abrorjon教授坦言随着国家的发展和预期寿命的延长,乌兹别克斯坦的癌症健康负担也随之增加。管理这种负担需要有效的筛查、优化治疗和调查癌症的原因。希望通过与中方保持持续医学交流和学习以进一步推进乌兹别克斯坦癌症防控工作的进展与完善。
在《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流行病学中心李文庆教授从控制危险因素、完善癌症防治服务体系、推广癌症早诊早治、规范癌症诊疗、促进中西医结合创新、加强救助救治保障、加快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中国胃癌防控举措,旨在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宏伟目标。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肿瘤与放射学中心的Otabek Tuychiev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乌兹别克斯坦的食管癌:现状与展望》,Otabek Tuychiev教授介绍道乌兹别克斯坦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高发区,与中亚、中国西北部等地区类似,中国近年在食管癌诊疗领域已获突破性进展值得学习和借鉴,乌兹别克斯坦近年会加强与国际机构合作,推动癌症防治研究。
中国作为全球食管癌负担最重的国家,其防治工作近年来在科研、临床和公共卫生层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从预防策略的优化、诊疗技术的突破、未来策略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汇报,希望未来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资源整合与公众健康素养提升,以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癌症防控目标。
讨论环节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肿瘤与放射学中心Yusupbekov Abrorjon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文庆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毛友生教授、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肿瘤与放射学中心Otabek Tuychiev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峰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杨弘教授纷纷就以上话题进行了专业交流与探讨,大家聚焦癌症防治合作,探讨加强高风险人群基因检测及个性化筛查策略。双方一致认同患者教育、多学科协作以及中医药在调节肿瘤微环境方面的潜力,未来中乌两国的医疗合作也将聚焦数据共享、指南优化及结合传统与现代医学的创新研究。
闭幕致辞
乌兹别克斯坦肿瘤学家协会Tillyashaykhov Mirzagaleb教授作闭幕式致辞,表示本次中乌抗癌峰会不仅深化了双方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相互理解,也为未来跨国、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癌症防控事业的整合与创新。
(大会精彩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