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会员服务  >  会员之声
陶海强 | 春城里的交响乐
2025-11-14 16:02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陶海强

  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在美丽的春城孔明举行;累计听众7852万人次,短短数日,仿佛置身于一场关于生命、科学与人文的宏大交响乐中。

  会场内外的每一次交流、每一场报告,都像一个个强劲的音符,撞击着我的认知,也让我对“整合肿瘤学”这一理念有了更深刻、更立体的感悟。

  如果说过去的肿瘤治疗是“步兵”、“炮兵”、“空军”各自为战,那么今天的整合肿瘤学,则是在打造一支高度协同的“现代化综合部队”。数据驱动的精准融合: 不仅仅是基因测序,如今整合了影像组学、病理组学、液体活检甚至肠道微生物组等多维数据。AI算法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成为整合这些海量信息的“大脑”,能够为每一位患者勾勒出独一无二的“肿瘤生态图谱”,从而预测疗效、指导用药,真正实现从“治人的病”到“治病的人”的跨越。

  治疗手段的序贯融合: 大会反复强调的不再是“哪种疗法更好”,而是“如何最优组合与排序”。例如,免疫治疗前移、与新辅助化疗/放疗的巧妙搭配,创造了更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针对耐药机制,精准的“靶向+免疫”组合拳,让晚期患者看到了长期生存的曙光。这种“1+1>2”的智慧,正是整合的精髓。

  2025年的会场,科技感扑面而来,许多曾经的“科幻”已走入现实。

  AI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多家机构展示了其AI平台,能够实时整合患者信息,比对全球类似病例数据库,为医生提供循证的治疗方案选择,并量化评估每种方案的潜在获益与风险。这极大地提升了诊疗的效率和规范性,尤其是在医疗资源不均的地区,意义非凡。

  液态活检:ctDNA的监测已从疗效评估走向了极早期筛查和分子残留病灶监测。有报告展示了通过超高深度测序,在影像学发现前数月甚至数年预警肿瘤复发的案例。这预示着,未来的癌症管理将越来越趋向于一种“慢性病”的长期监测模式,彻底改变“复发即晚期”的悲观局面。

  人文关怀才是整合医学的温度与灵魂。在技术高歌猛进的同时,大会对人文关怀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深刻感悟到,再顶尖的技术,若失去了人性的温度,也是不完整的。

  “全程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从诊断时的心理疏导,到治疗中的症状管理(如癌痛、营养不良、疲劳),再到治疗后的康复指导、重返社会支持,整个医疗链条被无缝连接起来。肿瘤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师、康复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托举起患者的生命质量。这标志着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目光,正从“活下去”坚定地望向“活得好”。

  走出会场,回望那熙攘的人群,我心中充满敬意与希望。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个清晰的坐标,标记着我们正身处一个从“征服”到“管理”,从“单一”到“整合”的伟大时代。

  它告诉我们,战胜癌症的道路,不再是一条孤独的技术赛道,而是一场需要科学、技术、人文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有温度的远征。前路漫漫,但方向已明,步伐坚定。作为一名亲历者,我愿将这份感悟化为前行的动力,为这场关乎生命的伟大整合,贡献自己微薄却坚定的力量。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