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承办的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暨环境肿瘤学术年会及全体委员会议在昆明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肿瘤学、公共卫生学、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临床医师及行业代表300余人齐聚滇池之畔,以“整合、引领、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环境肿瘤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展开深度研讨。本次会议聚焦多维度目标:探索环境肿瘤防治的新方法、新模式,展示环境肿瘤学专委会年度研究成果;推进环境肿瘤预防及干预CACA指南撰写,探讨数据库模型建立与预防干预技术规范;深化共建单位合作,拓展多中心研究实践,强化科普宣传,构建系统化研究体系,培育高水平环境肿瘤防治人才队伍,创新精准防控模式,助力环境肿瘤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赵勇,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首席专家李玉民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杨建文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周文策主持。
李玉民在致辞中对参会专家的到来致以诚挚感谢与热烈欢迎。他介绍,作为国内环境肿瘤学领域首个国家级学术组织,专委会自2023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搭建交流平台、引领学科方向、破解防治难题”为使命,已构建覆盖全国30省市的学术网络与20余个防治基地,形成“防、筛、诊、治、康”一体化医学体系。过去一年,专委会持续扩容升级,新增13个防治基地、拓展多个省级分会,通过多场国内外学术交流汇聚跨学科智慧,聚焦重点方向、攻克核心难点、抢占学术高地。他表示,本次会议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以主题报告、前沿研讨、指南修订、经验交流等多元载体,共探领域最新进展与发展路径,为我国抗癌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杨建文向参会院士、专家及线上线下同仁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指出,本次大会聚焦环境肿瘤学前沿方向,覆盖机制研究、临床突破、指南制定、科普转化等全链条议题,深刻体现了从环境源头防控肿瘤的核心思路。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推动环境肿瘤学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多领域智慧构建精准防控体系,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与政策依据。
赵勇秘书长分别从学科发展、平台建设、行业使命等维度,阐释了环境肿瘤学在精准抗癌、公共卫生防护领域的重要价值,对专委会过往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寄语全体同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深化跨学科合作,破解临床难题,为降低肿瘤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贡献智慧与力量。
主题报告环节聚焦学科前沿。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在线上以《聚焦重点,研究热点,解决难点,占领制高点》为题,高屋建瓴地解析了环境肿瘤学领域的核心议题与发展战略;李玉民教授代表专委会作《环境肿瘤学研究进展-专委会年度报告》,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学科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科普宣教等方面的成果与突破;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胡文彪教授线上分享《Climate Change and Cancer: Challenges and Implications》,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与肿瘤发生的关联及应对策略;周文策教授则从宏观与微观环境双重视角,解析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报告环节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继业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吴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汤朝晖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仇毓东教授主持。
前沿研究分享环节彰显跨学科融合特色,多名专家学者带来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曾红梅教授强调跨学科合作对环境肿瘤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卫学院常江教授聚焦环境-基因交互与食管癌的关联机制;上海同盛春药业集团科技创新研究院邱国玉教授分析了我国果蔬茶中药材农药残留情况及与慢性病的相关性;武汉大学田剑波教授、朱帆教授分别就高脂饮食诱导表观重塑与结直肠癌发生、HBV诱导HCC的分子机制展开深入解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曹林平教授则关注新污染人体暴露及其健康风险。云南省肿瘤医院刘萍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与讨论,就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临床转化路径等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下午,大会进入CACA指南讨论环节,聚焦多类肿瘤的环境因素预防及干预规范。仇毓东教授、吴健教授、汤朝晖教授,以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李斌、王成教授,泌尿外科董治龙教授等,分别围绕胰腺癌、肝癌、胆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等10类肿瘤的环境因素防治指南展开解读与讨论。与会专家结合临床实践与循证医学证据,针对指南内容提出优化建议,旨在构建科学规范、贴合国情的环境肿瘤防治指南体系,为临床诊疗与公共卫生干预提供有力支撑。
多中心研究讨论环节,温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孙维建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天辉教授、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季明芳教授分别分享了连续健康服务体系下的胃/结直肠肿瘤中心建设、石棉所致恶性间皮瘤多中心研究、鼻咽癌新型标志物P85-Ab多中心研究等成果。李玉民教授介绍了胃癌环境因素多中心研究进展,曹林平教授分享了肿瘤新质环境因素多中心研究情况。与会专家围绕多中心研究的设计、数据整合、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为推动大规模、高质量临床研究落地提供策略支持。
在共建单位经验交流环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白银市共建单位等14家共建单位的代表依次汇报,分享了在学科建设、临床协作、科普宣教、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各单位因地制宜开展的特色工作与显著成效,展现了环境肿瘤学专委会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全国范围内推进肿瘤防治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随后,科普大赛如期举行。参赛选手通过生动形象的科普宣讲,将环境肿瘤学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理念,助力肿瘤防治知识普及,充分彰显了专委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大会最后,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召开。李玉民教授主持完成了委员调整相关事宜。随后,大会为突出贡献共建单位、科普大赛获奖选手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仪式后,李玉民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总结,既肯定了会议的学术价值与成果,明确了专委会下一阶段在学科建设、临床研究、科普宣教、平台共建等方面的工作安排,同时,呼吁全体委员凝心聚力、携手共进,推动环境肿瘤学领域再上新台阶。
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召开,为全国环境肿瘤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跨学科、跨区域的合作与联动,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把所学所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持续深耕环境肿瘤学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完善肿瘤防治体系,普及健康防护知识,为降低环境相关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