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世界之光,启控瘤新章。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腾冲科学家论坛组委会办公室主办,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云南省抗癌协会联合承办的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国际研讨会分会场III于11月8日在云南昆明顺利举行。全球肿瘤学领域的30余位顶尖学者与临床专家汇聚一堂,围绕整合肿瘤学的前沿动态,结合各国在肿瘤防治方面的创新成果与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保加利亚精准与个性化医学联盟主席Zhasmina Balabanova教授担任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宏艳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张宏艳教授和Zhasmina Balabanova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对莅临本次盛会的海内外学者表示了诚挚欢迎和感谢,希望通过本次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广整合肿瘤学理念,携手实现全球癌症防治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突破。
推动国际协同,共谋癌症防控策略
第一篇章的主题是“整合肿瘤学与改善癌症预后”,由张宏艳教授、Gamal Amira教授、李文斌教授、李小梅教授、林榕波教授主持。
来自香港精准肿瘤学会的AU Siu-Kie会长介绍了精准肿瘤学的整体方法,强调了癌症数据中时间的重要性;乌拉圭自然疗法学院的Kelsy Arbiza教授分享了乌拉圭为消除宫颈癌所做出的努力和实践,包括但不限于普及疫苗接种、HPV测试、巴氏涂片检查,癌前病变及时治疗等;保加利亚精准与个性化医学联盟Zhasmina Balabanova教授以保加利亚的实践为例,深入探讨了将数字病理学全面引入精准肿瘤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摩洛哥中医研究所创始人Eric J. Small教授则探讨了在癌症全病程管理中使用人工智能(AI)的伦理边界与战略定位,强调AI应是赋能而非替代临床决策的核心工具,必须善用其效而永葆人类医生的主体地位。
讨论环节由林榕波教授主持,刘清华教授、庄成乐教授对AI在癌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提问,与会嘉宾将讨论引导至临床实践与伦理考量等领域,并分享了各自的前沿见解。
专家们以全球视野分享了各国在癌症防控领域的显著成绩与宝贵经验,数据翔实,见解深刻。并一致期望进一步深化整合肿瘤学理念,构建更紧密的全球合作网络,共同应对癌症这一人类重大挑战。
聚焦临床,破解癌症诊疗困局
第二篇章的主题是“癌症诊断、治疗与挑战”,由周国仁教授、Zhasmina Balabanova教授、周文丽教授、张宏艳教授、安汉祥教授主持。
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杨梦苏副校长以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ctDNA)为例,就癌症液体活检的前景与挑战进行分享;开罗大学国家癌症研究所的Gamal Amira教授则根据乳腺癌治疗,特别是腋窝淋巴结处理方式演进的脉络发展,对当前临床与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来自塞尔维亚共和国大学临床中心的Dejan Djokanovic教授介绍了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真实世界研究,研究结果与已报道的临床试验相当;墨西哥总医院的Vanessa FuchsTarlovsky教授则分享了癌症治疗期间开展身体成分及肌肉量评估的重要性,提出个性化营养和锻炼对预防肌肉流失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讨论环节由安汉祥教授主持,邹慧超教授、蒲兴祥教授对比中西方差异,对晚期癌症患者护理和黑色素瘤免疫疗法进行了提问,与会嘉宾指出,晚期患者的治疗目标应由“治愈”转向“关怀与舒缓”,强调基于多学科团队提供整合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对特定癌种如黑色素瘤,则需根据其亚型、地域特点及分子特征采取精准的治疗策略,并关注其长期疾病管理。
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癌症精准诊疗的未来路径,在治疗层面,应持续优化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个体化手术与药物治疗策略,并重视营养、心理等支持性疗法的整合;在体系建设层面,亟需构建覆盖全病程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同时应加强国际临床研究协作,共同推动基于真实临床数据的诊疗范式革新。
支持治疗,重塑生命质量新标准
第三篇章的主题是“肿瘤综合支持性治疗”,由石丘玲教授、巴一教授、崔久嵬教授、Naoufal Louati教授、吴芳教授主持。
来自北京和睦家医院的Derek A. O’Reilly教授针对中国老龄化人口对癌症护理和支持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就老年患者的肿瘤支持治疗策略展开了深入剖析;塞尔维亚肿瘤与放射学研究所的Ana Jovi?evi?教授详细介绍了塞尔维亚肿瘤与放射学研究所提供的社会心理、教育及患者关怀服务机制,分享了整合肿瘤学在支持治疗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NCCS)的Rose Fok Wai Yee教授则讨论了中医中药(TCM)在癌症治疗中的效用,具体分析了新加坡中医中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捷克中医中心的Jitka Lida?íková教授则介绍了捷克传统中医中心(CTCM)的发展历程,其通过整合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精粹,在多方合作伙伴的协同支持下,成功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
讨论环节由吴芳教授主持,陈萍教授就如何通过术前预康复来优化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使其能够安全地接受并完成手术或化疗等积极治疗进行提问,与会专家强调了预康复并非单一措施,而是一个多模式的系统工程,目标是确保患者有足够的“韧性”来承受治疗,从而获得最佳疗效;乔慧教授则对如何分阶段、谨慎地将中医融入现代癌症治疗进行了提问,与会专家指出口碑传播是其成功的关键,良好的口碑能吸引当地西医同行在全科医疗遇到瓶颈时主动转诊病人。
与会专家预见,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将成为驱动癌症全周期管理变革的核心引擎,中西医整合或将成为这一时代下的新趋势。他们殷切期待全球学者与机构能汇聚智慧、共享资源,通过坚实的国际合作,携手迈向癌症防治领域共创共享的新纪元。
会议最后,Zhasmina Balabanova教授致闭幕辞,在全体专家的热烈掌声中,CCHIO昆明分会场国际研讨会顺利落下帷幕。随后,与会专家合影留念,定格了这一推动全球癌症防控事业合作的珍贵瞬间。本次大会成功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凝聚了全球智慧,为整合肿瘤学的未来发展擘画了崭新蓝图。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