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姜宏景
当“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项目捧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的证书,当五年钻研的心血化作照亮患者生命的光,我们更加深刻地读懂:科研路上,“慢”是厚积薄发的沉淀,“快”是不负所托的担当;“慢”是精益求精的坚守,“快”是急患者之所急的行动;“慢”是叩问真理的执着,“快”是传递希望的奔赴。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团队付出的肯定,更是对“慢就是快,快就是慢”这一科研哲学最生动的诠释。
中国食管癌高发且病理亚型特殊,国外方案难以适配国人需求,无数患者在传统治疗中承受着疗效有限、副作用显著的困境。面对这样的临床痛点,我们深知,科研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慢”下来,才能找到真正贴合中国患者的诊疗之路。我们曾在实验室里熬过无数个深夜,为了捕捉外周血中TRGC2+ NK样T细胞的细微变化,一遍又一遍调整检测参数;我们曾在病房里进行上千次随访,为了验证PTP方案中化疗剂量的最优梯度,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的治疗反应;我们曾在学术研讨中反复争论,为了完善疗效评估体系,逐字逐句推敲研究数据。正是这份“慢”,让我们从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中找到突破口,让我们在无数次方案优化中实现“减毒增效”,让我们最终构建起适配中国人群的精准诊疗体系——这“慢”,是为了让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让每一个结论都经得起检验,让未来的“快”突破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而当基础研究的“慢”积累筑牢根基,临床转化的“快”突破便有了方向与力量。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将TRGC2+ NK样T细胞检测转化为临床生物标志物,让疗效评估从有创变为无创,让患者免于额外痛苦;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将PTP新辅助治疗方案推广至临床,让100%的R0切除率、提升2倍的肿瘤病理学缓解率、90%的2年生存率从实验室数据变成患者实实在在的希望;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辐射至全国19个省份,让3000余名食管癌患者不必再辗转求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准治疗;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国家重点培训基地,培养200余名专业医生,让先进的诊疗理念与技术在更广阔的天地生根发芽。这份“快”,不是急于求成的冒进,而是长期深耕后的水到渠成;不是浅尝辄止的浮躁,而是对患者生命的敬畏与担当——若没有前期“慢”下来的钻研与打磨,便不会有后期“快”起来的转化与普惠。
五年时光,我们在“慢”与“快”的辩证中前行:在实验室里慢研机理,在临床一线快解病痛;在论文撰写中慢斟细酌,在成果推广中快步向前;在人才培养上慢育深耕,在学科建设上快步提升。31篇论文的字里行间,藏着“慢”的坚守;2项国家发明专利的背后,映着“快”的突破;无数患者重获新生的笑容里,写满“慢”与“快”共同铸就的希望。
这份荣誉,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未来,我们仍将以“慢”的定力深耕食管癌诊疗前沿,在未知的领域里持续探索;以“快”的效率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医学进步的红利。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慢下来,才能走得更稳;快起来,才能帮得更多——这便是临床医生对生命最好的承诺,对初心最坚定的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