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会员服务  >  会员之声
鱼静敏 | 科普先行,整合赋能:以“主动健康”打赢肿瘤防治的人民战争
2025-11-09 08:51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鱼静敏

  走进2025CCHIO科普大会的现场,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场关于肿瘤防治的观念革命正在悄然发生。而这场革命的旗帜,正是由樊代明理事长亲手高擎的“科普先行”战略。此次会议不仅彰显了整合医学的力量,更将科普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人知癌、人人防癌”的全民健康蓝图。

  科普是医学回归初心的“第一处方”。樊代明院士亲临科普讲台,这一行动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顶尖的医疗资源必须下沉,医学的智慧必须成为民众的常识。他掷地有声地指出:“我们不仅要教会医生怎么治,更要教会百姓怎么防、怎么筛。” 这句话精准地揭示了科普是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健康投资。

  大会的“健步走活动”与“患者面对面”环节,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们告诉我们,科普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行为的引导和信心的建立。将健康的主动权交到百姓手中,让他们掌握“防”与“筛”的武器,远比在疾病晚期投入巨额医疗资源更具价值。樊院士的身先士卒,正是在宣告:科普绝非医疗的“副业”,而是预防疾病、守护全民健康的“主战场”。

  科普是多兵种联合作战的“集结号”。樊院士强调:“单兵种作战打不赢癌症这场战争,必须多兵种联合作战。” 而我认为,科普正是这场联合作战中最关键的“集结号”和“通用语言”。

  首先,科普整合了医疗资源。它要求不同学科的专家们,用统一的、易懂的语言向公众发声,形成防治的合力,避免信息混乱。其次,更重要的是,科普整合了社会力量。它连接起医生、患者、家属、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将专业的防治知识,转化为家庭的支持、社区的关怀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当每个人都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社会整体对癌症有了科学的认知,我们便构建起了一道最广泛的抗癌统一战线。

  科普是“看见人本身”的温暖桥梁。“医生看病,不能只看到病,看不到人。” 这句话背后,是深刻的人文关怀。而科普,正是连接“疾病”与“人”的温暖桥梁。

  通过有效的科普,我们能让患者理解疾病,减少未知的恐惧;能让家属掌握照护技能,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这一切,最终都服务于樊院士提出的更高目标:“我们不仅要让患者活得更长,更要活得好!” 科普,在延长生命长度的同时,极大地拓宽了生命的质量与宽度。它让医学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操作,而是充满了理解、共情和尊重的全程关怀。

  科普是激活“自然力”的启动密钥。最为精辟的是,樊院士点明了医患关系的本质:“得依靠自然力,你行我才行!你不行,我行也不行。” 这里的“你行”,指的就是患者自身强大的免疫力、修复力和积极的生命状态。那么,如何让患者“行”起来?答案依然是科普。科普是激活人体“自然力”的那把钥匙。它通过传播营养、运动、心理调适等知识,教会患者如何为自己的康复创造最佳的内环境。当患者通过科普获得了知识和力量,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时,他们自身的“自然力”就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与医疗外力形成最强大的协同效应。

  本次大会让我坚信,“整合”是打赢抗癌战争的最优战术,而“科普”则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战略根基。它前承预防,中接治疗,后启康复,贯穿了生命全周期。未来的肿瘤防治体系,必将是一个以科普为先锋,动员全社会力量,以整合为手段,提供全方位照护,最终以实现“主动健康”为目标的强大生态系统。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双重使命:既是钻研技术的“专科医生”,更是传递火种的“科普先锋”。让我们携手,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每个人的心中,共同打赢这场肿瘤防治的人民战争。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