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全国肿瘤医学领域唯一的社会科技奖励。授予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肿瘤防治医学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获奖项目汇集了我国肿瘤医学领域中的最新、最优秀的研究成果,代表了本领域中的较高学术水平。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完成12届评审,不仅得到了整个肿瘤医学领域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也联动了非医学专业热心肿瘤防治科普的社会力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发挥了重大影响力。
在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开幕式上,将进行2025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和青年科学家奖颁奖,其中科技奖获奖项目30项,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10名。
二等奖
项目名称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发病机制研究及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完成人
付蓉、刘召云、宋嘉、姜凤娟、刘惠、彭凤平、丁凯
完成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项目简介
多发性骨髓瘤(Mu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可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发病机制复杂,异质性强,骨髓瘤骨病(MBD)、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亟需早诊早治、综合治疗及全程管理。针对上述问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团队深入解析MM患者免疫发病机制,建立及优化早期筛查诊断与综合治疗的全方位多维度临床诊疗体系,获得如下成果:
1.发病机制上阐明了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形成及其参与MM和MBD的发生发展。机制上揭示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介导NK细胞与CTL细胞耗竭形成、骨髓微环境中相关细胞因子CCL3、CCN1、MM细胞来源外泌体及免疫细胞(iNKT细胞、Treg等)参与MBD的机制。
2.建立了MM早期筛查、多维度诊断及全方位预后判断体系。构建了球蛋白预警及M蛋白筛查系统,发现了MM细胞特异性识别标志,极大助力了MM患者早期精准诊断。建立血清骨代谢物、成骨细胞前体及破骨细胞前体联合影像学检测的MBD早期综合诊断体系;构建了包括MM 患者免疫细胞亚群在内的预后判断方法。
3.构建了MM患者综合治疗与疗效评价体系。MM患者临床异质性强,常累及多个重要脏器,制定基于精准分层诊断下的MM综合治疗策略、重视特殊患者人群的个性化治疗。同时,建立了基于免疫微环境、肿瘤负荷监测的综合疗效评价体系,有效推动了MM患者从早期筛查到综合治疗及疗效评价的全程化管理进程。
项目团队进行查房
上述研究成果历时10年,聚焦MM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成功构建并优化了MM免疫发病机制及综合诊疗体系,并进行相关研究技术的开发与临床转化推广。
联系人:刘召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