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中国抗癌协会指导,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药学委员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肿瘤扶生药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协办的“MDT to HIM(第10期):脑胶质瘤整合治疗统览下药物治疗研讨会”成功召开。会议聚焦脑胶质瘤整合治疗,围绕外科治疗、靶向治疗、电场治疗、中医药治疗、营养管理、药物研发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在线参与,实时在线观看总人数达757.6万人次。
会议在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主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牟永告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在致辞中表示,“MDT to HIM”强调在权威指南的指导下,各学科专家应自觉遵循规范,各司其职,共同构建标准化的多学科整合诊治模式。樊代明院士进一步强调,该理念的真正价值体现于临床实践的广泛推广与深度落地。为此,“MDT to HIM”系列学术活动通过开展覆盖不同瘤种的专题研讨,持续积累临床经验、凝聚专家共识,旨在推动“MDT to HIM”的落地与实践,不断提升肿瘤诊疗的整体水平与患者获益。
樊代明院士致辞
牟永告教授主持
01 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分别由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药学委员会执行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董梅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副主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伟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副主委、天津神经病学研究所康春生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肿瘤扶生药研究专委会主委、江西省中医院刘良徛教授主持。
主持嘉宾
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副主委、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樑教授对《CACA指南:脑胶质瘤外科治疗》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解读,从手术原则、手术治疗方式、术中辅助技术到加速康复外科管理,逐一剖析了指南中的核心推荐;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副主委、北京协和医院王裕教授围绕脑胶质瘤药物治疗展开分享,不仅回顾了脑胶质瘤药物治疗的发展历史,还对《CACA指南:脑胶质瘤》在儿童胶质瘤、中国原研靶向药物创新成果、免疫治疗等内容的关键更新与推荐作出解读。
王樑教授
王裕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神经病学专委会副主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保肇实教授分享了脑胶质瘤靶向治疗进展,重点围绕PTPRZ1-MET(ZM)融合基因,介绍了基于该靶点的神经肿瘤创新药物研发历程。并对FUGEN-1研究中所取得的关键数据与临床意义及复发/进展脑胶质瘤患者的穿透疗法进行了探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神经病学专委会副主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赛克教授回顾了肿瘤电场治疗在中国近五年的临床实践历程,总结了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经验与疗效数据,并重点阐述了该疗法从被确立为胶质母细胞瘤标准治疗之一,到逐步向更多实体瘤类型拓展的进程,指出相关研究已取得积极成果,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潜力。
保肇实教授
赛克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仲丽芸教授团队代表分享了脑胶质瘤患者营养管理策略及研究进展,指出营养支持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5年生存率具有显著作用;中国药科大学查晓明教授以“脑胶质瘤的药物研发”为主题,分析了当前脑胶质瘤药物研发面临的核心挑战,并结合国内外的研发动态,展望了脑胶质瘤药物研发前景,强调脑胶质瘤治疗药物研发未来更倾向于多种策略的深度融合;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肿瘤扶生药研究专委会副主委、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张恩欣教授介绍了中医药治疗脑胶质瘤验案与思维,分享了运用蜈蚣等虫类药治疗儿童脑胶质瘤的临床案例,展示了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方面的潜在价值,并深入阐释了中医辨治脑肿瘤的核心思维框架,强调“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专症专药、专量专效”相结合、“阴平阳秘”与“反激逆从”并举等临证思维。
仲丽芸教授团队代表
查晓明教授
张恩欣教授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脑胶质瘤诊疗中的多个前沿与难点议题,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
山东省肿瘤医院陶荣杰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胡婉明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汪洋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教授分别从脑胶质瘤的基因分型与分子检测、精准病理诊断、多学科整合诊疗模式优化以及中国本土化指南制定策略等关键角度,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交流讨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晓平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整合护理专委会副主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志欢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段玉玉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马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钟明康教授分别从氨基酸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应用、脑胶质瘤患者的随访与全程管理策略、脑胶质瘤的边界识别、脑胶质瘤的药物研发难点等多元视角,进行了深度探讨与交流。
交流讨论
02 会议总结
会议最后,樊代明院士对本次会议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脑胶质瘤专委会的卓越工作表示赞赏。樊代明院士指出,对于肿瘤治疗,“没有最好的疗法,只有最合适的疗法”。基于这一认识,“MDT to HIM”确立了三大核心要素:一是组建多学科整合诊治团队,二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整合诊治方案,三是实现最优化的整合诊治效果。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凝练为三个“3”指导原则:在治疗目标上,要做到“抗癌”“控瘤”“扶生(保人)”三手齐抓,统筹兼顾;在诊疗决策上,要整合“临床证据”“医生经验”与“患者效果”,实现三位一体;在策略层面上,要推进“3 ALL”策略,即“All For Cancer”(专业整合)、“For All Cancer”(广泛惠及)与“For Cancer All”(全程管理)。
樊代明院士
会议合影
本次系列会议旨在深入解读、系统拓展和精准细化CACA指南,全面推进MDT to HIM理念的落地实施,重点规范基层医生临床用药路径,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推动临床实践的规范化与创新性发展。
11月将举办“MDT to HIM(第11期)——黑色素瘤整合治疗统览下药物治疗研讨会”,诚邀全国同道积极参与,共同为肿瘤药物治疗的规范化、精准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