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会员服务  >  会员之声
郑荣 | 整合医学的“治人”之道——CACA前沿播第28期学习感悟
2025-10-14 11:06

  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  郑荣

  10月10日,第28期CACA前沿播“BMJ:非小细胞肺癌EGPR-TKIS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如期而至,康小红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的题为“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的研究,为我们深刻理解靶向治疗的双刃剑效应提供了高质量循证依据。

  一、从临床问题到证据整合:一项研究的启示

  本研究通过先进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估并比较了不同代际EGFR-TKIs单药及联合方案的心血管风险。其结论清晰指出:第一、三代EGFR-TKIs均会显著增加心脏及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且第三代药物的风险更高,不同药物还有其独特的毒性谱(如奥希替尼之于心律失常,阿美替尼之于血管毒性)。 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必须以安全性为前提。这项从尖锐临床问题出发,通过严谨证据整合分析,最终回归临床指导治疗的完整研究闭环,为我们如何开展有价值的临床科研提供了绝佳范本及思路。

  二、从靶点到全身:肿瘤治疗中的“蝴蝶效应”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EGFR靶向治疗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然而,本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EGFR并不仅是癌细胞的“特权”,它同样是维持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正常功能的关键角色。 当我们用药物精确打击肿瘤时,不可避免地会“误伤”依赖同一信号通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血管系统。这种治疗带来的“附带损伤”,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治疗的终极目标。

  三、从“抗癌”到“扶生”:整合医学的必然选择

  EGFR-TKIs的心血管风险只是一个缩影。放眼整个肿瘤治疗领域,免疫治疗可能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化疗药物难以避免的全身毒性反应,这都在提醒我们:任何一种强大的抗肿瘤手段,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这正凸显了从“以癌为靶”的激进抗癌,转向“以人为本”的全程管理与控制的迫切性。肿瘤治疗的理念,正在经历从“抗癌”到“控瘤”再到“扶生”的深刻转变。而整合医学,正是引领我们走向这条正途的灯塔。 对于肿瘤患者,我们应在治疗前评估--不仅看肿瘤的基因分型,更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基础、器官功能与合并症;在治疗中选择--在众多有效方案中,为患者选择“性价比”最高、即疗效与安全性最平衡的个体化方案;在治疗时监测--建立整合肿瘤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对潜在毒性进行主动筛查和早期干预;在理念上革新--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患者活得更长、更好,而不仅仅是肿瘤的缩小。

  一切治疗的起点与归宿,归根结底是“治人”。在未来,我们将更坚定地践行整合医学思想,在抗击肿瘤的同时,守护好患者的生命质量,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