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会员服务  >  会员之声
杜鑫雨 | 攻守同谋,善待肿瘤——CACA前沿播观后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治疗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
2025-10-14 09:25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杜鑫雨

  2025年10月10日晚19:00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 前沿播(第28期)”如期在线上举行,本次分享的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小红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发表题为“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EGFR-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估不同EGFR TKI治疗方案与心脏及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关联,旨在为肿瘤心脏病学指南的制定和更新提供高质量循证医学依据,共计1152万人次观看了这场学术盛宴。

  该研究的结果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三代EGFR TKI,乃至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疗法,均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且第三代药物的风险尤为显著。这组冷峻的数据,仿佛在璀璨的“抗癌明星药”光环上,投下了一道不容忽视的阴影,它迫使每一位临床医生与研究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治疗的究竟是“肿瘤”,还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在“攻瘤”的征途上高歌猛进,却有时忽略了战火对自身“城池”的破坏。这让我联想到樊院士所倡导的“整合医学”思想,樊院士强调,医学需要打破专科壁垒,树立整体观,在肿瘤治疗中,更要“攻守同谋”,学会“善待肿瘤”。

  所谓“攻”,即是我们运用EGFR TKI这类精准武器,对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癌细胞进行高效打击。过去十几年,这类药物无疑为无数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其疗效有目共睹。然而,本研究揭示的心血管风险,正是“攻”所带来的附带损伤。当我们为肿瘤的缩小而欢欣鼓舞时,患者的心脏、血管可能正在承受着无声的侵蚀。这警示我们,“攻”不能是盲目和单一的,必须带有前瞻性的“守”。

  而“守”,正是整合医学的精髓所在。它要求我们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守”也可分为多个阶段,治疗前评估之“守”: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必须对患者的心血管乃至全身的基础状况进行系统评估,识别高危人群。治疗中监测之“守”:在抗癌治疗的全周期中,将心血管等关键脏器功能的监测列为常规项目,建立“防线”,而非在问题出现后才仓促应对。策略选择之“守”:面对不同代际、不同组合的药物,医生在选择时,不仅要看OS和PFS的数据,更要将脏器毒性谱系纳入权衡天平,为患者选择“性价比”最高、即疗效与生活质量及长期安全性的最优解。

  这也正是中国抗癌协会所致力推动的方向,2024年10月27日,在樊院士的倡导下,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器官保护委员会成立,聚焦肿瘤治疗中的“功能保护”与“生命尊严”,推动医学理念从单纯消除肿瘤向保留器官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转变。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是影响其治疗信心、依从性乃至整体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一个因心血管严重受损而无法继续用药或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的患者,即使肿瘤暂时被压制,其整体的治疗获益也将大打折扣。因此,“保器官”就是“保人命”,“守得好”才能“攻得久”。

  本研究是一次生动的实践课,告诉我们“抗瘤”与“保人”并非对立,而是现代肿瘤治疗一体之两翼。我们需要一场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变:从执着于“歼灭”肿瘤的战争思维,过渡到追求与瘤“长期共存”、管理肿瘤为慢性病的智慧。我们要治疗的,是怀着对生命的渴望、有血有肉的人,而不仅仅是CT片上那个异常的阴影。永远不能忘记医学最初的目的——为了人的整体健康与福祉。唯有“攻守同谋”,方能在这场漫长而艰巨的抗癌斗争中,为患者赢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生命时光。前路漫漫,唯有整合,方能致远。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