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持续深化、“预防为主”癌症防治理念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循象问道 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CACA全域科普行动(河北站)暨中国抗癌协会党建强会特色活动,于2025年9月29日至3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圆满落幕。作为“全国科普月 CACA在行动”的关键实践,本次活动以党建为引领、科普为纽带,汇聚国内消化道健康领域权威专家,系统构建全民健康防护体系,将CACA指南中“防-筛-诊-治-康”的整合医学理念深植基层,为河北地区癌症防治工作注入专业动能。
本次活动由中国抗癌协会统筹指导,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盆腔肿瘤整合专业委员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第四医院及正定县人民医院共同协办。活动围绕“专业引领、精准触达、长效赋能、规范有序”四大核心目标,通过搭建多维度服务体系,助力河北省完善消化道肿瘤防治长效机制,为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一、线上科普先行,云端传递健康知识
9月29日,线上科普活动率先启动。国内消化道领域顶尖专家齐聚云端,为公众呈现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健康知识盛宴。
大会主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贵英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线上科普旨在打破时空限制,推动CACA指南整合医学理念从学术领域走向社会大众,切实履行医者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时代使命。
与会专家围绕消化道肿瘤防治核心议题展开深度解读。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刘正教授在《从幽门螺杆菌到息肉:消化道肿瘤的早期预防》专题报告中,系统梳理了疾病从诱因到癌前病变的演进路径,提出“早识别、早干预”的前瞻性预防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汤佳音教授以《肠道便血——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为题,深入剖析便血症状背后隐藏的消化道疾病风险,帮助公众建立“异常症状早警惕”的健康意识。
山西省人民医院马瑞军教授在《预防消化道肿瘤:吃对才是硬道理》的分享中,紧扣膳食营养与疾病防控的关系,提供可操作的科学饮食指导,助力健康防护融入日常生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刚成教授在《肿瘤早诊早治科普讲座》中,用通俗语言解析肿瘤发生机制,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价值。
在实时互动环节,专家团队在线细致解答公众疑问,确保医学知识准确传达,让专业健康内容“听得懂、用得上”。王刚成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强调,线上科普不仅是传递知识的便捷渠道,更是拉近医学权威与公众距离的重要桥梁。未来需持续拓宽传播维度,推动健康防护理念更深入地融入大众生活。此外,活动通过蔻享学术、早筛网、卓然会议和长医有道等多渠道广泛推广,让专业健康指导触达全国更多人群。
二、线下主场发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9月30日下午,线下主场活动在正定县人民医院正式开启。活动创新采用“沉浸式”服务模式,将优质医疗资源直接输送至基层一线。
中国抗癌协会赵勇秘书长阐述了党建与科普深度融合的协同效应,认为此举有助于凝聚更强劲的健康服务合力。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贵英教授强调,科普是推动肿瘤早防早治的关键抓手,对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意义重大。
正定县卫健局局长兼正定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高瑞彦表示,基层医疗是全民健康防线的重要基石,需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正定县人民医院徐英霞副院长主持活动。
赵勇秘书长代表中国抗癌协会向正定县多家基层医疗机构捐赠了一批优质科普书籍,为基层医务人员补充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支持。随后的科普讲座延续专业与实用并重的特色: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韩晶教授以《正确认识肿瘤标记物》为题,系统解析肿瘤标记物的临床意义,帮助听众厘清常见认知误区;马洪庆教授结合河北省疾病谱特点,围绕《肠癌早诊早治知多少》展开讲解,用通俗语言阐明早期筛查的重要价值及肠镜检查的关键要点;徐英霞院长在总结中强调,科普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核心途径,要努力推动肿瘤防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让权威医学知识成为连接学术与公众的坚实桥梁。
活动期间,多项工作协同推进,全方位赋能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第四医院的李秋生、张娟、韩晶、智亮辉、张建锋、王光林、马洪庆、胡旭华等专家深入临床一线,通过病例讨论与操作示范开展“沉浸式”带教,助力基层医师提升诊疗水平;多学科联合义诊同步开展,为当地民众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依托正定红色教育资源,党建活动组织医务人员与社区工作者走进全国红色宣传教育基地——塔元庄村,探索将红色基因融入健康科普的新路径,进一步凝聚“以党建促健康、以健康惠民生”的共识。
三、双轨模式显成效,探索健康服务新路径
本次全域科普行动创新采用“线上科普+线下服务”双轨模式,以党建为主线贯穿全程,成功构建了“党建引领—知识传播—实践服务—群众受益”的立体化健康促进体系。线上活动依托多平台传播优势,通过蔻享学术、早筛网、卓然会议进行直播,累计吸引1.08万余人次在线观看,推动“党建促健康”理念与专业医疗知识同步覆盖全国。线下活动则聚焦基层实际需求,组织近300名人员深度参与,将党建学习与专家带教、联合义诊有机融合,实现了“知识传递、实践帮扶与理念强化”的三位一体。
在“循象问道 和合共生”理念的指引下,本次活动不仅为河北民众带来了切实的健康福祉,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医学科普、基层服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以红色基因砥砺服务初心,以专业科普夯实服务根基,以基层实践检验服务成效。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中国抗癌协会在推进整合医学实践、以党建赋能全民健康中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红色引领健康”的肿瘤防治模式,贡献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河北经验”与坚实的“红色动能”,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业委员会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