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抗癌协会整合神经肿瘤委员会主办、辽宁省抗癌协会及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2025CACA整合神经肿瘤大会——东西方学术交流大会”在沈阳成功举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院士及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整合神经肿瘤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朴浩哲教授分别致辞。本次大会以“整合、创新、协作”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神经肿瘤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临床工作者,通过多场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神经肿瘤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精准医疗及护理康复等前沿议题,呈现了一场高规格、多层次、跨地域的学术盛宴。参会专家300余人次,线上听众人数超过3万人次,规模之大、参会人数之多再创历史新高!
院士引领,神经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
中国工程院江涛院士所作的《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报告代表了其在胶质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最新思考。该报告是一次对领域前沿的系统性、权威性梳理与展望,不仅精准把握了当前胶质瘤免疫治疗的挑战与机遇,更展现了其团队引领性的原创突破,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江涛院士在此研究方向的引领对推动整个脑胶质瘤治疗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西方对话:聚焦胶质瘤诊疗新进展
在主会场的专家讲坛中,来自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的Christian Mawrin教授就脑膜瘤的分子诊断背景与临床依据作了系统报告,韩国盆堂首尔大学医院的Chae-Yong Kim教授则分享了超声动力药物递送技术在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突破性进展,体现了东西方在神经肿瘤研究中的互补与融合。会议特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对二位专家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Mawrin教授在分子层面对脑膜瘤的精准剖析,与Kim教授在治疗技术上的前沿创新,分别代表了神经肿瘤领域在“诊断认知”与“治疗干预”两大方向的最高水准,这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深度结合,正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核心动力,也生动诠释了本次大会“融汇东西,聚焦前沿”的主题,为全球同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与启示。
国内专家同样贡献了多项重要成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忠平教授则从全球视角分析了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率的差异因素,引发对医疗资源分配与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深入思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万经海教授就颅底沟通性肿瘤的手术策略进行个案化剖析,彰显了外科技术在复杂病例中的精准化趋势。
精准医疗与技术创新成为焦点
在21日的分会场研讨中,精准医疗与前沿技术成为高频关键词。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陈媛媛团队报告了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平轶芳研究员揭示了胶质瘤细胞通过调控巨噬细胞Dicer表达影响肿瘤微环境的机制,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董军教授则提出氨氯地平通过调控AKT/β-catenin轴增强替莫唑胺疗效的新策略,为药物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术中影像与智能技术亦备受关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圣平团队展示了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胶质瘤边界识别与手术导航中的应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军霞则介绍了细胞级新影像技术在精准手术中的实践成果。此外,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赵征团队发表的关于双靶点免疫阻断治疗IDH野生型胶质瘤的研究,为耐药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护理与康复: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生态
本次大会特别设立神经肿瘤整合护理专题板块,突出护理工作在患者全周期管理中的核心价值。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志欢分享了高级实践护士在脑肿瘤临床路径中的角色拓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洪艳提出“多元化系统性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心理支持与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辽宁省肿瘤医院郝媛媛则创新性地将BOPPPS教学模式与有声思维结合,用于护理实习教学,推动护理人才培养的标准化与人性化。
学科建设项目启动、共识发布与专业委员会换届助推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整合神经肿瘤学科建设项目,暨脑膜瘤、影像引导下颅脑手术、脊髓脊柱肿瘤和蝶鞍区肿瘤学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工程院江涛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整合神经肿瘤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朴浩哲教授分别致辞强调多学科协作与国际化视野在神经肿瘤防治中的关键作用,并为专家委员会主任颁发证书。《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在脑胶质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正式发布并作详细解读,标志着类器官技术在中国神经肿瘤精准治疗领域的规范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同期,肿瘤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顺利完成换届,新一届委员会将继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多中心协作研究平台的构建。神经肿瘤、胶质瘤及整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召开全委会,总结专委会工作并共商新一年学术定位。
总结展望:整合之路,通向未来
在大会总结环节,中国抗癌协会整合神经肿瘤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朴浩哲教授指出,本次会议不仅展示了神经肿瘤领域在分子机制、临床诊疗、护理康复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更凸显了“整合医学”理念在推动科研向临床转化中的桥梁作用。未来,CACA整合神经肿瘤专委会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强化多学科协作,助力中国神经肿瘤防治事业走向精准化、人性化与系统化的新阶段。
此次大会以学术为媒,以创新为帆,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全球神经肿瘤的防治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东西方思想的碰撞、多学科视角的交融,正共同推动着神经肿瘤医学迈向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神经肿瘤工作委员会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