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2025中匈抗癌峰会成功召开
2025-09-17 19:25

  2025年9月17日,中匈抗癌峰会成功召开。本次峰会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匈牙利抗癌协会、世界整合肿瘤学会(WAIO)共同主办。峰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匈牙利、捷克、乌克兰、奥地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7个国家的观众,线上观看总人次突破1300万,彰显了国际癌症防控领域的广泛关注与热烈参与。       

  本次峰会特邀五位来自中匈两国肿瘤抗癌领域领导人及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分别是: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樊代明院士,台湾科协主席、台湾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林哲安教授,匈牙利抗癌协会主席,匈牙利患者组织联盟理事,世界整合肿瘤学会理事Balázs Rozványi,匈牙利国家肿瘤研究所医疗主任、Tritonlife医院乳腺外科中心创始人Tamás Mátrai,教育部人群重大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肿瘤分子流行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可欣教授。本次峰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协和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徐兵河院士以及匈牙利抗癌协会Ákos Nagy担任学术主持。中国抗癌协会王瑛副理事长、Balázs Rozványi主席分别致开幕辞。

图片

  王瑛副理事长在致辞中欢迎各国与会专家,强调国际协作在应对全球癌症挑战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中国抗癌协会在推广适合中国人群的肿瘤诊疗指南、构建国际防控合作网络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她表示,协会迄今已举办24场国际峰会,期待本次会议为推动全球癌症防治汇聚更多智慧。Balázs Rozváryi主席则感谢中方组织此次盛会,指出峰会聚焦癌症诊疗现状与挑战,有助于推动临床技术与经验交流,最终使患者受益。他期待中匈双方通过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多领域对话,深化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癌症防控水平,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发布中国方案,分享整合智慧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樊代明院士发表了题为“中国肿瘤整合诊治的发展”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肿瘤整合医学(HIM)的创新理念,以及中国抗癌协会在推动其落地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樊院士提到,中国承担着全球近四分之一的肿瘤发病和三分之一的肿瘤死亡负担。针对本土化防治难题,樊院士以肝癌和食管癌的中西差异为例,强调建立适合国情的临床指南至关重要。为此,中国抗癌协会组织1.3万名专家,编写了涵盖53种肿瘤和60项技术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指南),该指南突出“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以及“评-扶-控-护-生”的中国特色诊疗与管理经验。这一系统性的“中国方案”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构建本土化、高效率的癌症防控体系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支撑与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图片

  匈牙利经验:乳腺癌筛查的突破与挑战

  匈牙利抗癌协会主席、匈牙利患者组织联盟理事、世界整合肿瘤学会理事Balázs Rozványi 介绍了“匈牙利乳腺癌筛查项目经验分享”。Rozványi 主席系统介绍了自2002年起推行的女性公共健康乳腺癌筛查项的实践与挑战。他提到,该项目面临女性参与率不足70%的问题,并剖析了多重阻碍因素:公众认知不足、实际执行障碍、文化社会因素及医疗支持有限等。但通过每两年一次的乳腺X光筛查,显著提升了乳腺癌的早诊率与治愈率。Rozványi 主席借此倡导通过健康生活方式与定期筛查降低癌症风险,同时介绍了联盟围绕筛查推广、患者康复支持及公众教育展开的系列举措。他表示,未来匈牙利计划将筛查年龄扩展至40-70岁女性,并探索与心血管疾病等多学科协作模式,持续优化防控效果。

图片

  AI赋能MDT,肿瘤精准治疗新突破

  中国台湾科协主席、台湾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林哲安教授围绕“AI+MDT—肿瘤治疗的前沿思考”这一主题,分享了对未来肿瘤治疗发展趋势的见解。林哲安教授指出人工智能(AI)与多学科协作(MDT)不仅正在深刻重塑肿瘤治疗格局,也为跨地域、跨学科医学合作——海峡两岸医药交流——提供了坚实平台,推动肿瘤治疗向更精准、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他介绍到,AI能够通过快速分析基因数据与影像信息,在预测免疫治疗反应、优化靶向药物选择方面成效显著。结合多个临床案例,林教授展示了AI如何助力罕见突变识别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徐冰河院士团队的抗多靶点创新药,以及中药成分PD616对改善患者免疫状态的积极作用。林教授还通过视频案例展示,提出融合物理频率调控等创新思路,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图片

  匈牙利乳腺癌现状:进展、挑战与合作

  匈牙利国家肿瘤研究所医疗主任、Tritonlife医院乳腺外科中心创始人Tamás Mátrai则带来了“匈牙利乳腺癌流行病学与诊疗现状:进展、挑战与合作”为题的主题演讲。Mátrai主任提到乳腺癌是匈牙利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持续上升,但得益于2002年启动的全国性人群筛查计划,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实现了更早发现和更好的治疗效果。匈牙利患者组织通过社区宣传和公益活动显著提升了公众认知和筛查参与度,与医疗界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早诊早治。匈牙利乳腺癌共识会议通过制定临床标准、传播国际指南,进一步推动诊疗规范化,努力在发病率增长的背景下持续降低疾病负担。

图片

  迈向精准防控:中国乳腺癌筛查的挑战与智能新策略

  教育部人群重大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市肿瘤分子流行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可欣教授在题为“中国乳腺癌筛查:当前证据与未来挑战”的报告中,深入剖析了中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筛查现状及策略演变。报告指出,乳腺癌是中国女性第二常见癌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五年生存率低于欧美水平。筛查项目如CNBCSP和MIST显著提高了早期诊断率,乳腺X线与超声联合筛查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多癌种联合筛查方案的探索与优化为乳腺癌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展望聚焦于多组学生物标志物、人工智能技术及成本效益优化,旨在推动个性化、智能化筛查策略,为提升乳腺癌防控水平提供高质量科学证据。

图片

  中匈医学对话擘画抗癌新图景

  圆桌讨论环节,中匈专家聚焦乳腺癌防治合作,探讨了发病年龄早、组织致密性差异等挑战,倡议加强高风险人群基因检测、影像AI辅助及个性化筛查策略。双方一致认同患者教育、全科医生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在调节肿瘤微环境方面的潜力,未来中匈两国的医疗合作也将聚焦数据共享、指南优化及结合传统与现代医学的创新研究。

  本次中匈抗癌峰会不仅深化了双方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相互理解,也为未来跨国、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癌症防控事业的整合与创新。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