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会员服务  >  会员之声
甘春兰 | 观前沿直播,探肿瘤防治
2025-08-15 10:15

  渝北医院内分泌科 甘春兰

  2025年8月12日,我观看了中国抗癌协会CACA前沿播第23期直播,主题为“Cell:限制糖代谢促进肿瘤肺转移” 。这场学术直播汇聚权威专家,深入探讨肿瘤研究前沿内容,为我开启了洞察肿瘤防治新维度的窗口,带来诸多深刻感悟。

  直播伊始,樊代明院士的分享便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对肿瘤研究的深刻洞察。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等多重身份的行业权威,他的讲解从宏观层面勾勒出肿瘤研究的复杂版图。在肿瘤研究领域,樊院士传递出一种执着探索的精神,让我清晰认识到肿瘤机制的研究绝非单一维度可涵盖,它涉及分子、细胞、机体等多层面的交互作用,需以系统性、多维度的思维去推进,这是攻克肿瘤难题的基础逻辑。

  随后,魏瑗副教授关于 “对生活方式和治疗方式的启示” 板块,内容详实且极具现实意义。其中,生酮饮食在肿瘤治疗中的 “双重效应” 研究,打破了我对单一治疗手段的固有认知。生酮饮食作为已在临床应用的高脂极低碳水饮食,本以为在肿瘤治疗中会是 “单向利好”,却发现它同时存在抑制原位生长和促进转移风险的双重效应。这一研究结果警示医疗从业者,任何医疗干预手段都需经过严谨的评估与验证,精准施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临床实践中,不能仅凭理论推断或单一指标去推广治疗方式,要充分考量个体差异与潜在风险,对每一种可能影响肿瘤发展的因素都保持审慎态度。

  而关于肿瘤患者与潜在癌症人群控糖的反思,更是将研究与现实紧密关联。对于肿瘤患者,非理性控糖可能在削弱原发瘤生长的同时,为转移 “开绿灯” ;对潜在癌症人群,激进控糖甚至可能在肿瘤被发现前 “助推” 其远端定植。这让我意识到,肿瘤防治的战线应向前延伸,从生活方式干预的源头开始,就需要专业医学知识的介入与指导。普通民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如控糖、饮食调整等,不能仅凭经验或网络信息盲目进行,尤其是存在肿瘤风险的人群,更需在医学专业框架下,制定个性化、科学的生活方式方案,避免好心办坏事,给肿瘤发生发展埋下隐患。

  在临床治疗层面,“单纯依赖代谢抑制可能适得其反,更安全的干预需结合免疫调控” 这一理念,为肿瘤治疗的未来方向提供了思路。肿瘤治疗长期面临着如何精准打击肿瘤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细胞、如何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等难题。单纯聚焦代谢抑制,忽视机体免疫调控等其他关键环节,极易陷入 “按下葫芦浮起瓢” 的困境。这启示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要构建多靶点、多机制协同的治疗策略,将代谢干预与免疫调控、甚至是基因治疗等手段有机结合,探索更全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路径,这是提升肿瘤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必然趋势。

  从整个肿瘤防治领域来看,这场直播展现出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的价值。科研成果不再是实验室里的 “阳春白雪”,而是通过这样的平台,快速转化为指导临床决策、生活方式调整的实用知识。它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一线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甚至是关注健康的普通民众,都能接触到最前沿的肿瘤研究动态,促进知识的流通与共享。

  在抗癌这条漫长且艰辛的道路上,每一次这样的学术交流都是在积累前进的力量。肿瘤防治面临着诸多未解之谜,如肿瘤转移的精准机制、不同个体对治疗反应差异的根源等,但每一场直播中专家们的研讨、每一项研究的新发现,都在为攻克肿瘤添砖加瓦。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抗癌事业需要全行业的协同努力,从基础研究的深耕细作,到临床应用的精准落地,再到科普宣传的广泛覆盖,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激励着我作为关注者,持续追踪肿瘤研究前沿,期待更多突破性成果,助力肿瘤防治事业跨越艰难险阻,为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这场CACA前沿播直播,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维的重塑。它让我在肿瘤防治知识的海洋中深潜,看到了未知的深度与探索的方向,也让我坚信,只要持续保持对科学的敬畏与探索精神,肿瘤防治的曙光终会照亮更多患者的生命旅程。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