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学术会议  >  会议动态
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HIO)眼肿瘤专题文章解读——CACA前沿播(第21期)成功举办
2025-07-24 19:07
图片

  7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前沿播第21期——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HIO)眼肿瘤专题文章解读在线上成功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范先群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周一雄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杨华胜教授分别围绕发表在协会HIO期刊的眼肿瘤指南、综述与原创研究进行权威解读与学术探讨。

图片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英文期刊主编樊代明院士,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赵军阳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梁建宏教授等出席会议并参与点评讨论。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英文期刊执行副主编王瑛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贾仁兵教授共同主持。

图片

  王瑛教授主持会议

图片

  贾仁兵教授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APP、视频号、良医会等31家媒体平台参与直播报道,线上突破767万人次点击观看。

  会议伊始,王瑛教授简要介绍了HIO期刊的情况。HIO由CACA与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合作创办,创刊三年已实现三大里程碑:入选中国科协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获批国家新闻出版署CN刊号;被全球规模最大的同行评议文献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收录,并进入DOAJ数据库。截止目前,HIO文章累计访问量突破22万次,据Web of Science统计,目前已有20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引用HIO文章,国际引用占比近40%,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

图片

  樊代明理事长致辞

  樊代明理事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抗癌协会近期的重要活动。过去一周内,协会相继举办了2025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与中巴抗癌峰会,两场活动线上参会人次均突破1700万,显示出中国肿瘤防治理念和科技成果在国内外的突出影响力。

  他指出,CACA前沿播是中国抗癌协会精心打造的肿瘤前沿科技成果交流平台,已成功举办20期,前20期主要播出中国学者在顶级国际医学期刊发表的重要科研成果,第21期首次聚焦在HIO期刊发表的文章。樊院士特别强调,HIO是国人自主创办的英文期刊,致力于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肿瘤防治领域的原创成果,传播整合肿瘤学理念。

图片

  范先群院士解读《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视网膜母细胞瘤》

  范先群院士从指南概述-肿瘤特点、整合诊疗-保命保眼、防筛并重-端口前移、创新发展-赢在未来四方面深入解读了CACA视网膜母细胞瘤指南。该指南基于我国学者开展的全球首个视网膜母细胞瘤介入化疗多中心RCT研究成果,确立了介入化疗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保眼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介入化疗两药交替使用方案;首次提出分子分型方法,RB1基因突变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与染色体构象异常密切相关;也对创新检测技术,提高诊断效率,新药筛选和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该指南注重整合理念,关注视力等全面康复,强调保生命、保眼球、保视力,立足我国实际,兼顾专业性与科普性,通过“防-筛-诊-治-康”实现整合治疗。

图片

  王宁利教授点评

  王宁利教授对CACA视网膜母细胞瘤指南成果表示高度赞扬,认为范先群院士领衔制订的指南内容丰富全面。他强调,CACA指南展现了眼内进展期保眼率从27%上升到53%的大幅提高,整合了我们国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大量研究成果,可以造福全球患者。此外,指南将医学前沿知识与医工交叉平台相整合,是整合医学的典型案例,值得其他领域借鉴。

图片

  周一雄教授解读《多模态分析在眼附属器淋巴瘤诊疗过程中的应用》

  周一雄教授聚焦影像组学与生物组学前沿,介绍了《多模态分析在眼附属器淋巴瘤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他梳理了多模态数据(包括影像组学、生物组学等)在眼附属器淋巴瘤鉴别诊断、患者分层、预后评估中的最新应用,展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分析在精准识别和分层管理方面的潜力。周教授也提出眼肿瘤医师需从术者向管理者转型,通过加强多学科及医工交叉合作,构建智能诊断体系及预后评价体系,完善眼附属器淋巴瘤“防-筛-诊-治-康-管”六位一体全程诊疗模式。

图片

  赵军阳教授点评

  赵军阳教授表示,眼附属器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困难,报告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诊疗路径,展现出巨大潜力。他建议,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多个医学领域落地,眼科应抓住机遇实现突破,推进临床的尽早应用,构建面向基层医生的在线辅助诊疗平台,让更多患者受益。

图片

  杨华胜教授解读《眼眶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杨华胜教授表示髓系肉瘤在眼眶的病变非常罕见,本项研究基于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免疫组化结果及随访数据,分析了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治疗方式及预后,并与国际上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以优化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杨教授提出,眼眶髓系肉瘤的诊断需高度警惕,尤其需与淋巴瘤、横纹肌肉瘤等眼眶肿瘤区分开;充分的肿瘤组织活检联合扩展免疫组化标记(如MPO、CD117等)是确诊的关键;早期采用AML导向的规范化疗方案可显著改善预后,实现长期生存。

图片

  梁建宏教授点评

  梁建宏教授对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与杨华胜教授就该病的诊治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他指出,眼眶髓系肉瘤临床十分少见,杨教授团队在10年间积累的病例非常珍贵,该研究总结具有临床意义,为提高眼附属器罕见肿瘤的临床认识提供了坚实基础。

图片

  樊代明理事长总结

  会议最后,樊代明理事长对本次学术交流进行了总结,肯定了与会专家精彩的解读和分享。他提到,HIO期刊旨在展示中国肿瘤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突出贡献,同时引入国外高质量的研究发现,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创刊后在短时间内已推送至100多个国家及地区,引起全球同道的广泛关注。

  樊院士同时强调,中国肿瘤学界应该有自己的自信,中国在医学领域,尤其是肿瘤学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人口众多,肿瘤发病率高,罕见肿瘤病例数量多,中国医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CACA指南不仅倡导前沿技术,更强调整合医学思想,代表着中国医生的水平。樊院士呼吁中国专家学者关注高质量本土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积极推广CACA指南,共同提升中国指南的国际影响力。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