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20日,2025CACA华南整合肿瘤学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期间,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他指出,对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能揭示其背后的科学道理,而肿瘤治疗的疗效则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存质量。科学探寻机制无可厚非,但医学的最终目标是治病救人,而非解释现象。肿瘤治疗不能止步于有理,更要走向有效。
“在当今医学不断走向精细化、个体化的背景下,唯有在‘询’中问、‘问’中证,才能真正实现让人‘活得长、活得好’的医学理想。”樊代明理事长将这种方式称为“询证”,有别于“循证医学”重视证据,跟着证据走,询证更关注疗效的真实达成、更关注患者的具体状态,注重以人为本的动态判断。
在医学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循证医学曾被誉为医学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在循证医学体系中,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然而,随着疾病谱和人群健康需求的变化,循证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局限逐渐暴露,樊代明理事长指出,循证医学基于大样本、统一流程,它适用于制定通用的治疗指南,但却难以解决千人千面的临床个体问题。相比之下,“询证”是一种更为主动的医学观,它不断发问、追问,以病人为中心,以疗效为归宿。它不是被动接受证据,而是结合科学证据、临床经验、患者反馈与动态变化,进行个体化、整体化的判断。
更重要的是,询证不仅是一种医学方法,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樊代明理事长指出,真正的人文不是“擦汗喂饭”,而是医生能以医学的知识和判断,看到“病人”之“病”背后之“人”,以“真善美”为原则,真正做到“科学指导下善于决策,追求最美疗效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不再只是执行规范的技术载体,而是融合科学、哲学与艺术的“医学整体人”。
在整合医学理念下,循证与询证并非对立,而是层级递进。循证为医学提供了科学基础,询证则赋予医学以温度和方向。前者解决可行性,后者追求适应性。“最高的医学,是循证与询证的结合,这也是整合医学的精髓所在。”樊代明理事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