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前沿播第20期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期聚焦基因转录机制的重大进展,复旦大学徐彦辉研究员团队带来了其发表于《Science》《Nature》的基因转录机制突破性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RNA聚合酶II和III驱动基因转录的连续动态全过程,为理解生命核心过程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为相关疾病治疗靶点开发奠定了关键理论基础。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樊代明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兵教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勇研究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陈飞研究员等出席会议并参与点评讨论。会议由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共同主持。
赵永祥教授主持会议
江一舟教授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中国抗癌协会APP、视频号、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师报、良医汇、丁香园、医悦会、乐问医学、大专家、ONCO前沿等33家媒体平台参与直播报道,线上超635万人次点击观看。
理事长致辞
樊代明院士致辞
樊代明院士在致辞中指出,CACA前沿播作为展示中国肿瘤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始终以“传播本土高水平成果、推动临床转化”为核心目标。他强调,入选前沿播的研究需满足三大核心标准:由中国学者主导、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研究工作于中国本土开展且维护中国患者利益,并与CACA指南、HIO期刊紧密关联。他指出,前沿播推出的20期内容中,基础与临床研究比例约为4:6,旨在推动 “基础与临床双向奔赴”—— 基础研究需锚定临床需求,临床问题需向基础溯源。
樊代明院士提到,前沿播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成果展示,更在于推动 “从论文到临床” 的转化 —— 让研究成果尽快写入指南、惠及患者,同时通过学术交流凝聚共识,避免 “闭门造车”。 他特别提到,本期聚焦的基础研究是临床突破的根基,鼓励研究者以“从分子机制到临床应用”为路径,让核心科学发现最终服务患者。
研究成果介绍
徐彦辉研究员作报告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徐彦辉研究员在"转录起始动态过程研究进展"主题演讲中,系统阐述了结构生物学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他首先回顾了冷冻电镜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中的革命性突破,同时指出AlphaFold等AI预测工具在动态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局限性。随后,他从DNA双螺旋模型到中心法则,深入剖析了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特别强调了转录调控在细胞命运决定和疾病发生中的核心作用。目前,其研究团队正聚焦于高等生物RNA聚合酶II和III转录起始的动态工作机制研究,通过高分辨率结构解析技术捕获转录过程中的瞬时状态,旨在为揭示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全新见解。
陈曦子研究员作报告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曦子研究员系统分享了RNA聚合酶II(Pol II)转录起始动态过程的研究工作。首先,她回顾了团队近年来在Pol II转录起始机制上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介绍了转录前起始复合物的启动子识别、分步组装、中介体促进RNA聚合酶磷酸化并激活转录以及+1核小体调控转录起始的分子机制。随后,她向我们描绘了Pol II转录从头起始的连续动态全过程,探讨通用转录因子和转录泡如何协同Pol II调控转录起始向延伸阶段的转变的分子机制以及转录起始调控背后的逻辑,这些工作不仅揭示了转录起始调控的分子机制,也为理解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和理论基础。
王茜敏研究员作报告
随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王茜敏研究员围绕最近关于RNA聚合酶III(Pol III)转录起始动态过程的研究展开汇报,探讨了Pol III由转录起始向延伸过渡的分子机制,提出Pol III实现“高效快速转录循环”的关键结构基础,为理解真核生物短链非编码RNA的高效合成提供了全新视角。
最后,她总结了Pol II和Pol III两类重要RNA聚合酶转录起始过程的主要特征和差异,通过多维度分析为全面阐明真核生物转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同行评价
李兵教授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李兵教授盛赞徐彦辉研究员团队在基因转录机制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他特别指出,尽管这些微观机制看似具体,但正是这些精密的结构解析工作,为宏观生命现象研究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石。
陈勇教授点评
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勇教授表示,这一系列研究以"分子电影"形式完整揭示Pol II/III转录起始动态全过程,填补了中心法则关键环节的认知空白,其成果具有教科书级意义。
陈飞研究员点评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陈飞研究员高度评价徐彦辉研究员团队在转录调控领域持续性突出成果,强调这一系列研究具有改写教科书的意义,展现了突破重大科学难题的研究潜力。
理事长总结
樊代明院士总结
樊代明院士总结指出,本次会议展示的研究是 “基础研究顶天立地” 的典范 —— 既揭示了生命核心机制的新规律,又为临床转化埋下科学种子。他强调,肿瘤等复杂疾病的突破,不能仅依赖临床技术革新,更需从分子机制层面溯源:徐彦辉团队解析的转录起始机制,虽看似与临床遥远,但肿瘤中基因表达异常、非编码 RNA 失调等核心问题,其本质均与转录调控相关,基础研究的深度决定了临床突破的高度。
樊代明院士表示,CACA 前沿播将持续支持此类 “硬核” 基础研究,推动 “基础研究者向临床看,临床研究者向基础学” 的双向互动。他鼓励团队进一步将转录机制与肿瘤表型关联,例如探索癌细胞中聚合酶活性异常的分子基础,让核心科学发现最终服务于疾病防治。
本次会议通过对转录起始机制的深度解析,不仅为生命科学领域提供了新认知,更彰显了中国基础研究在国际舞台的引领地位。正如樊代明院士所言:“今天的分子机制研究,就是明天的临床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