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委员会主办的【拓启围来 术写新章】中国抗癌协会胸部肿瘤诊疗基层能力提升训练营(第三站)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紧扣肺癌诊疗前沿,以 CACA 指南为重要指导,聚焦胸部肿瘤多学科诊疗(MDT),汇聚国内胸部肿瘤领域权威专家,为临床工作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以专业力量守护患者健康,为胸部肿瘤诊疗能力提升注入动力。
第一章节
论道——共探肺癌诊疗新路径
7月2日活动开场,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抗癌协会媒体传播委员会执行主任支修益教授带来欢迎致辞和 MDT 开场致辞。两位肺癌领域权威专家,立足学科发展高度,不仅阐释了肺癌 MDT 对打破学科壁垒、提升诊疗精准性的关键意义,还着重提及了 CACA 指南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钟文昭教授主持致辞环节,迅速凝聚全场对肺癌 MDT 实践。
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 MDT 团队携手特邀嘉宾团,围绕肺癌诊疗典型案例展开深度研讨。研讨过程中,专家们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杨衿记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学宁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潘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振涛教授,河北燕达医院李辉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临友教授担任主持,多学科视角碰撞,从诊断到治疗方案精细剖析,为基层医师呈现规范化、个体化诊疗思路,让基层医师更清晰地了解如何在临床实践中运用 CACA 指南。
李辉教授主导合影与培训证书颁发,广东省人民医院周清教授总结研讨成果,凝练实用诊疗要点。随后,全体参会者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甘彬教授带队下参观肿瘤医院 GCP 临床试验现场,直观了解临床研究与诊疗实践的衔接路径。手术案例介绍与讨论环节接力,由于振涛教授和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廖日强教授主持。通过真实手术案例复盘,聚焦操作技巧、围术期管理等关键环节,为基层医师提升手术实操能力提供借鉴。
第二篇章
践行——手术实操赋能精准诊疗
7月3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克能教授,钟文昭教授登台致辞。肺癌手术是精准诊疗的核心环节,是保障手术精准度的重要前提,期待通过实操观摩与交流,推动这些技术以及 CACA 指南指导下的规范应用向基层下沉。
手术观摩环节成为焦点。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钟文昭教授、杨学宁教授、聂强教授和江本元教授围绕流域、新辅助、机器人等前沿术式实操演示。陈克能教授、李辉教授担任主持,实时解析手术要点与创新应用,为学员剖析 “流域规划 - 新辅助评估 - 机器人实操” 全流程逻辑,为临床医师提供直观学习范例。手术讨论由杨学宁教授主持,专家们复盘手术细节,交流围术期管理经验,碰撞思维火花。
第三篇章
益远——多学科协同拓宽诊疗边界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梓豪教授聚焦 “流域地形图和 AI + MDT 本地化部署”,阐释技术融合如何优化诊疗流程。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劲教授分享 “围术期免疫治疗进展与展望”,剖析免疫疗法新趋势。福建省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肺部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陈晓辉教授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Ⅲ 期肺癌 AI + 多学科门诊” 研讨环节深度开展。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钟文昭教授、涂海燕教授、陈志勇教授和罗海营教授带领团队,模拟多学科门诊场景,展现多学科协同决策的复杂性与价值。 互动讨论环节,专家们针对临床难点、技术落地痛点畅所欲言。钟文昭教授总结致辞,梳理全天成果,寄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推动肺癌诊疗迈向更精准、更协同的新高度。
此次训练营落地广东省人民医院,充分彰显了中国抗癌协会对基层医院相关科室的重视与支持——通过以理论研讨、实践观摩、案例复盘为核心的多维度学习场景,助力基层医师更新胸部肿瘤诊疗知识体系,更推动多学科协作这一诊疗全新模式向基层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