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张文尧
观看完“CACA前沿播”关于《柳叶刀》发表的CAR-T疗法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突破性成果,内心激荡难平。这场学术盛宴不仅是一次前沿医学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对中国肿瘤研究国际影响力崛起的见证。沈琳教授团队主导的全球首个针对实体瘤的CAR-T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凿数据宣告了晚期胃癌治疗领域的革命性进展—Claudin18.2特异性CAR-T疗法将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大幅降低,且总生存期呈现明确获益。这一结果犹如暗夜中的火炬,为既往无药可用的晚期胃癌患者点燃了生命续章的希望。
过去十年,CAR-T在血液肿瘤中战绩辉煌,却因实体瘤微环境的复杂性、靶点选择的局限性而屡屡折戟。沈琳教授团队以CLDN18.2靶点为突破口,通过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使其化身“精准导弹”直捣肿瘤巢穴。更颠覆认知的是其安全性控制,satri-cel组的整体耐受性良好,仅4例发生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RS),无4-5级CRS及ICANS事件,彻底改写CAR-T“高风险疗法”的固有标签,为临床普及扫除关键障碍。该研究是全球范围内实体瘤CAR-T领域首个开展的确证性随机对照试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在CLDN18.2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G/GEJC患者中,舒瑞基奥仑赛(satri-cel)对比标准治疗可显著改善PFS,并展现出有临床意义的OS获益,同时具有可控的安全性特征。上述结果支持舒瑞基奥仑赛(satri-cel)成为晚期CLDN18.2阳性G/GEJC患者新的三线标准治疗方案。
CACA前沿播的深度剖析,更揭示了中国肿瘤研究的范式跃迁。樊代明院士在致辞中强调的“从跟随到引领”,在本研究中得到完美诠释。团队不仅完成全球首个实体瘤CAR-T的RCT,更开创了独特的临床路径:首创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清淋方案,有效改善实体肿瘤微环境;利用交叉试验设计,将部分对照组患者后续纳入细胞治疗组,兼顾伦理与临床数据完整性,通过生物标志物分层锁定最佳获益人群,针对腹膜转移高发群体,设计耐受性优化方案。这种“问题导向、精准设计”的科研智慧,使中国学者首次在实体瘤免疫治疗领域掌握规则制定权,标志着中国创新从“融入国际”到“定义国际”的历史性转身。
回望整期CACA前沿播,这一突破早已超越单一疗法的价值。它是一座灯塔,照亮了实体瘤细胞治疗曾被视为“不可航行”的暗海;它更是一声惊雷,宣告中国抗癌研究从“跟跑”到“领跑”的时代已轰然而至。当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名字载入全球胃癌诊疗指南,当更多“中国方案”成为国际标准,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跃进,更是对生命尊严的至高致敬——以科学之炬,燃希望之光,让每一个被宣判“无药可治”的生命,重获与世界温柔相拥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