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会员服务  >  会员之声
田祖宏 | 灯塔照暗礁:一项基础研究如何为肿瘤精准治疗点亮新航标
2025-07-01 18:27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田祖宏

  在基因组这本控制细胞工作的“说明书”上,H3K9me3修饰犹如一个个决定基因沉默的“封条”,其异常直接关联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在第17期CACA前沿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武远众团队分享了他们在《Science》发表的突破性研究。该研究首次揭示了ASB7蛋白通过“读-写-降解”动态平衡机制调控H3K9me3修饰稳态的科学本质。这一发现不仅解开了表观遗传学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H3K9me3负向调控之谜,更直接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了关键靶标与路径。

  一、核心突破:从表观遗传新机制到治疗预测新指标

  康铁邦团队通过全基因组CRISPR-Cas9筛选,锁定E3泛素连接酶ASB7为H3K9me3的核心负调控因子。其机制精密而动态:

  • “读-写-降解”三位一体:H3K9me3的阅读器HP1将ASB7招募至异染色质区,降解书写器SUV39H1甲基转移酶,而CDK1-Cyclin B1激酶通过磷酸化ASB7在细胞有丝分裂期暂停其功能,确保H3K9me3在周期重建中的平衡;
  • 打破经典认知:不同于传统的“读-写-擦除”模型,该研究提出“读-写-降解”是哺乳动物细胞维持表观遗传稳态的新范式。

  更关键的是,团队将机制探索延伸至临床转化场景:细胞与动物实验有力证明,ASB7高表达患者群体可能成为PARPi治疗的新受益人群,为靶向药物精准筛选提供了分子标志物。

  二、基础照亮临床:从分子机制到治疗范式的双重价值

  该项研究的深远意义,在于它生动诠释了基础研究如何成为临床进步的引擎:

  • 机制突破指导精准分型:ASB7扩增状态可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筛选PARPi敏感患者。这极大扩展了PARPi的应用边界——从BRCA突变人群延伸至更广泛的ASB7扩增型肿瘤(如部分乳腺癌、卵巢癌等)。
  • 开辟靶向干预新路径:针对ASB7-SUV39H1-H3K9me3轴开发抑制剂(如阻断ASB7招募或稳定SUV39H1),可能恢复H3K9me3水平以增强基因组稳定性,从根源抑制肿瘤进展。
  • 为表观遗传代谢干预提供依据:重庆医科大学团队此前发现,代谢酶PCK1通过促进S-腺苷甲硫氨酸(SAM)生成维持H3K9me3水平以抑制肝癌。康团队工作进一步说明:H3K9me3是连接代谢异常、表观遗传失调和基因组不稳定的枢纽,针对其调控网络的药物设计(如SAM补充剂、G9a抑制剂等)前景广阔。

  武远众博士的比喻直指核心:“ASB7失调如同移除基因组‘封条’,让细胞失去行为控制权”。而这项研究,正是为人类重新夺回这一控制权提供了科学罗盘。

  结语:在基因暗海中点亮精准治疗的灯塔

  康铁邦团队的工作远非止步于一篇《Science》论文——它架起了一座从基础表观遗传机制通向肿瘤临床实践的桥梁。其价值不仅在于揭示ASB7是H3K9me3的“分子刹车”,更在于证明该机制的失衡可直接转化为PARP抑制剂疗效的预测工具。这种“机制驱动治疗”的研究范式,为更多表观遗传靶点的转化注入信心。

  当肿瘤治疗日益迈向精准化与个体化,此类扎根于分子本质、终于临床验证的研究,恰似在基因组暗礁密布的海域中点亮灯塔——不仅照亮了科学认知的盲区,更指引着药物开发的航船驶向更安全、更有效的未来港湾。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