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会员服务  >  会员之声
喻军 | “MDT to HIM(第6期)——大肠癌整合治疗统览下药物治疗研讨会”观后感
2025-06-25 21:34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喻军

  在樊代明院士“顶天、立地、互赢、望远”的学术思想指引下,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MDT to HIM(第6期)——大肠癌整合治疗统览下药物治疗研讨会”于2025年6月25日在线召开,会议以结直肠癌药物治疗为核心,深度践行CACA指南"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的核心理念,为肿瘤防治事业注入整合医学新动能。

  本次会议中,王贵玉教授对CACA大肠癌指南的更新解读令人印象深刻,新版指南更新纳入了多项中国学者主导的高水平研究,提出NOSES、taTME手术安全可行,推荐多模式预康复理念。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指南新增“转移预防”和功能保护原则,并将中医药特色治疗有机融入整合治疗方案,充分彰显了CACA指南“以患者为中心”的制定理念,推动中西医优势互补,形成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顾艳宏教授关于罕见靶点与新药物的专题报告,系统展示了BRAF、KRAS等抑制剂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带来的治疗突破,同时也期待积累更多循证证据,优化新药临床应用,使更多患者获益。金晶教授则从临床实践角度指出,CACA指南直肠癌治疗是以"肿瘤最大程度退缩、降低远处转移风险和节约医疗成本"三位一体的目标导向模式,认为免疫时代的MDT/HIM模式在延长生存的同时,更应将关注根治前提下的器官保留。刘骞教授则通过“整合先行、预先康复;遵守理念、术中参与;全程管理、术后康复;随访监测、科普宣教”四点内容,系统阐释了多模式预康复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关键价值。谢玲女教授从护理角度阐述结肠癌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症状的精准护理,提出症状管理“三阶”策略,强调症状管理是保证药物安全使用的基石,生动诠释了护理团队作为MDT/HIM落地“毛细血管”的重要作用;方罗教授基于临床药师视角,深入分析了基因多样性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为个体化精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饶志勇教授通过典型病例分析,有力证实了营养支持对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影响,其分享的ERAS营养干预流程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真正将院内到院外为患者保驾护航落到实处。这些内容印证了樊院士“农耕社会”的比喻——整合医学应当超越“你死我活”的对抗思维,转而构建“你活我也活”的“攻守同谋、共生共赢”新型治疗生态,以NEIM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系统)保护为核心,串联治疗与康复,实现患者全程获益,让患者“活得好、活得久”。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学术交流平台,更是推动‘医-药-护’深度融合的实践载体,让我深刻认识到,结直肠癌诊疗已进入“整合医学3.0”时代——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基础,以多学科为支撑,在疗效最大化与副作用最小化之间建立科学平衡,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具人文关怀的全方位全周期医疗服务。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的一员,我将以CACA指南为纲,用更精准的诊疗守护生命,在MDT to HIM的征途上,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