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首届中捷抗癌峰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峰会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捷克中医中心与世界整合肿瘤学会(WAIO)共同主办。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英国、捷克、奥地利、波兰、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太地区等国家的观众,全球实时在线观看总数达1548万人次。
本次峰会由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军院士担任主持。峰会讲者汇聚了中捷两国肿瘤学领域权威专家,包括: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樊代明院士,捷克肿瘤学会副主席,奥洛穆茨医学院和大学医院肿瘤诊科主任Bohuslav Melichar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主委虞先濬教授,捷克中医中心副院长Jitka Lidaríková。
开幕式上,由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秘书长、世界整合肿瘤学会秘书长王瑛教授和捷克中医中心创始人兼院长Roman Spacil作开幕致辞。王瑛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中捷两国在抗癌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和重要意义,鼓励双方专家充分交流,共同探索抗癌新路径。Roman Spacil院长则对峰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回顾了自己在捷克持续推广中医的历程。他特别强调,期待未来中捷两国医学专家能够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传统医学的创新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主席、世界整合肿瘤学会会长樊代明院士发表了题为《中国肿瘤整合诊治的发展》的精彩演讲。他深入剖析了中国在肿瘤整合诊治方面的现状与挑战,详细介绍了《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该指南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和医疗可及性,可为全球癌症防控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樊院士强调,整合诊治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需要多学科协作,整合各种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他介绍了中国在肿瘤整合诊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随后,捷克肿瘤学会副主席、捷克奥洛穆茨医学院和大学医院肿瘤科主任Bohuslav Melichar教授分享了《捷克奥洛穆茨医学院和大学医院肿瘤科的研究进展》。Melichar教授系统介绍了该院肿瘤中心的学科建设、临床特色及科研平台,并分享了在肿瘤标志物、多学科协作诊疗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这些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为深化中捷两国在肿瘤防治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虞先濬教授在《胰腺肿瘤外科诊疗发展》报告中,基于详实的临床数据,重点介绍了从临界可切除到IV期病例的全程管理策略:包括新辅助/辅助治疗筛选、基因图谱分析及精准靶向治疗等多维干预手段。这种整合手术革新与分子肿瘤学的诊疗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手术根治率,更使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报告最后,虞教授强调,坚持科技创新与追求手术精益求精的完美结合,正在重塑胰腺癌治疗的临床实践格局。
捷克中医中心副院长Jitka Lidaríková也发表了题为《传统中医在捷克共和国的现状》的演讲。她介绍了中医在捷克的发展情况和应用现状,介绍了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在当地医疗体系中的临床应用现状,Lidaríková副院长强调,中捷两国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人才培养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期待未来能共同推动中医药在欧洲的规范化发展。
在圆桌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围绕抗癌领域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他们共同为中捷抗癌事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樊代明院士与王瑛教授也特别提议,可遴选中国优秀青年中医师赴捷克中医中心开展学术交流与临床合作,既分享中医抗癌特色疗法,又借鉴捷克先进经验,实现优势互补。这一倡议获得捷克中医中心副院长积极响应,双方达成初步合作共识。
此次会议不仅为中捷两国的肿瘤学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为全球抗癌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抗癌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峰会的圆满落幕,中捷两国在抗癌领域的合作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共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