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科学普及,言之有据。为保证肿瘤知识科普的权威性和严谨性,中国抗癌协会依托《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按照疾病“防筛诊治康”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连续四年撰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以CACA指南核心观点为创作源,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和推广。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CACA指南,我知你知,全程管理,全息发力”。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家分享核心知识,摘取部分内容,供参阅使用。
问题01:如何利用肿瘤生物样本库中的样本进行肿瘤发病机制研究,以提前发现潜在的致癌因素,为肿瘤预防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核心观点:科学分组样本,比较不同阶段生物学特征,实现多阶段研究支撑精准预防策略。
观点解读:从样本分析发现线索→实验验证锁定目标→建立预测模型→制订预防方案,形成完整证据链。例如,从健康人群到癌症晚期患者,对样本进行分组对比,能发现癌症发展过程中关键的分子变化。
问题02:在收集肿瘤生物样本时,怎样确保样本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更好地分析肿瘤的发生风险,制订有效的预防策略?
核心观点:遵守伦理规范并保护患者权益;制订标准化采集流程并培训人员,规范全员行为,提高样本质量;完整记录样本信息,信息化管理样本数据;定期检测样本质量并建立评估标准。
问题03:从生物样本库的资源管理角度,怎样优化样本的保存和维护,保证其长期稳定性,为肿瘤预防研究提供持续可靠的支持?
核心观点:统一操作规范,减少人为误差;确保储存环境稳定,满足标准要求;定期质量抽检,避免样本变质;强化安全安保,避免污染泄露。
问题04:如何运用肿瘤生物样本库中的样本,开发更高效、准确的肿瘤早期筛查标志物和检测方法,提高肿瘤早期发现率?
核心观点:多组学技术全面分析生物数据找标志物,从基因、蛋白质、代谢物等多层面分析样本,更易发现肿瘤早期特有的异常信号;AI大数据挖掘高效标志物组合,用人工智能分析海量样本数据,快速筛选出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标志物组合。多阶段验证提升检测可靠性,发现的标志物需在不同人群样本中反复验证。
问题05:在诊断过程中,怎样利用生物样本库的多组学数据(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为疑难肿瘤病例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核心观点:蛋白质组检测可发现肿瘤标志物和药物靶点;代谢组学分析可发现肿瘤细胞能量获取异常;转录组数据可揭示肿瘤基因表达异常及信号通路变化;基因组差异分析指导肿瘤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从而达到多组学整合构建肿瘤分子图谱,提升诊断全面性。
问题06:从样本库的信息共享角度,如何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肿瘤诊断的整体水平,避免误诊和漏诊?
核心观点:统一样本采集存储标准,保障数据可比性;搭建安全共享平台,打通数据互通壁垒。定期信息质量审核,确保样本数据真实可靠;推动多机构联合研究,积累大规模样本数据。
问题07:如何利用肿瘤生物样本库中的样本进行药物研发和药敏试验,筛选出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
核心观点:构建PDX模型模拟肿瘤特性筛选药物;体外药敏试验快速测试药物敏感性;结合临床特征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问题08:基于生物样本库的研究,如何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核心观点:标准化采集存储生物样本,减少数据偏差;多组学检测寻找疗效相关标志物;回顾性研究对比历史数据优化疗法;数据建模预测个体化治疗方案。
问题09:在肿瘤患者康复期间,怎样通过对生物样本的监测,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迹象,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核心观点:定期检测血液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复发风险;基因检测评估肿瘤复发可能性及治疗方向;多指标联合监测提升复发判断准确性。
问题10:从样本库的资源利用角度,如何加强与康复医学科的合作,将生物样本库的资源更好地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核心观点:联合研究探索康复治疗方案,整合样本与临床数据精准指导康复;建立样本信息共享机制,赋能特定生物特征与康复效果的关联。
本文摘录自《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