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乳腺癌治疗新突破——CACA前沿播(第4期)成功举办
2025-03-18 13:56

图片

  2025年3月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前沿播(第4期)线上学术会议圆满落幕。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率领团队,分享了其近期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CO,IF:42.1)发表的全球首个首次证实节拍化疗与内分泌治疗存在协调作用的Ⅲ期MECCA临床研究。本期会议以“MECCA研究: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一线治疗HR+/HER2-转移性乳腺癌”为核心议题,聚焦于晚期一线乳腺癌的新进展。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会长、世界整合肿瘤协会会长樊代明院士,中国抗癌协会整合乳腺癌委员会执行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云南省肿瘤医院张国君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湖南省肿瘤医院欧阳取长教授出席会议并进行点评。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名誉主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国胜教授主持。

图片

  任国胜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全程吸引超551万名医学同道及公众在线参与,并获28家主流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报道。

图片

  樊代明院士致辞

  樊代明院士表示,“CACA前沿播”是协会推动肿瘤防治整合发展、实现“区域化-全国化-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前四期活动均来自南方,下一期将聚焦北方学者在《JAMA》发表的胃癌研究成果,后续还将推出深圳、上海等地的学术亮点,实现地域、期刊、癌种的均衡覆盖。”

  樊代明院士指出,中国学者在顶级期刊(Top期刊)发表论文近700篇,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医学及肿瘤学领域贡献显著。希望通过“CACA前沿播”,向全球同行传递中国智慧,树立学术榜样,浇灌科研幼苗。在信息爆炸时代,“CACA前沿播”以权威声音引导公众认知,去除伪科学“杂草”。

  樊代明院士强调,“CACA前沿播”不仅是中国抗癌协会推动学术传播的创新实践,更是中国肿瘤学界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窗口。未来,协会将继续以“整合医学”理念为引领,推动中国肿瘤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抗癌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背景介绍及科学问题

图片

  夏雯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夏雯教授详细讲解了MECCA研究的背景与设计逻辑,指出传统化疗因高剂量毒性及耐药性问题亟须革新,而节拍化疗通过低剂量高频次给药模式,兼具抗血管生成与免疫调节优势。针对HR+/HER2-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有限且靶向药物经济毒性突出的困境,该研究首次通过前瞻性Ⅲ期试验证实,卡培他滨节拍化疗(500mg TID)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可显著延长患者中位PFS至19.1个月(vs 单药AI 12.8个月,HR=0.66),并降低疾病进展风险34%,同时突破性观察到OS获益趋势(HR=0.58)。其创新性分层设计(内脏转移/内分泌敏感性分层)与安全性优势(手足综合征可控、无严重骨髓抑制),为内分泌耐药或无法耐受CDK4/6抑制剂的患者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新选择,更颠覆了“化疗与内分泌不可联用”的传统认知,为乳腺癌治疗开辟了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的新路径。

图片

  吴炅教授

  吴炅教授作为首位点评专家,对MECCA研究的突破性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传统观念认为化疗与内分泌治疗联合可能相互拮抗,但MECCA研究通过严谨的Ⅲ期试验证明,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不仅能协同增效,还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吴教授特别强调节拍化疗通过低剂量高频次给药,兼具抗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微环境的作用,与内分泌治疗形成互补。吴炅教授还点明了未来方向,建议探索节拍化疗与其他靶向治疗(如CDK4/6抑制剂跨线使用)的联合模式,以进一步优化疗效。

  研究设计与成果介绍

图片

  洪若熙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洪若熙教授系统解析了MECCA研究设计,指出其作为全球首个证实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优于单药AI的Ⅲ期试验,通过纳入263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证实卡培他滨节拍化疗(500mg TID)联合AI(芳香化酶抑制剂)可显著延长中位PFS至19.1个月(vs. 单药AI 12.8个月,HR=0.66),并展现OS获益趋势(HR=0.58),同时ORR提升14.3%、DCR达88.1%,且亚组分析显示内脏转移、原发/继发耐药等人群均一致获益,安全性方面仅11.1%患者出现3级手足综合征,无严重骨髓抑制,为无法耐受CDK4/6抑制剂或经济受限患者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新标准方案。

图片

  张清媛教授

  张清媛教授指出研究通过分层分析(内脏转移、内分泌敏感性)和科学的样本量计算(基于PFS事件数),确保了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张教授特别强调,无论患者是否存在内脏转移或既往是否接受过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治疗组均展现出一致性获益,这一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此外,她认为研究不仅验证了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协同机制,还为无法耐受CDK4/6抑制剂毒副作用或经济受限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图片

  张国君教授

  张国君教授从临床意义和未来探索两个层面展开分析。首先,他认为MECCA研究最大的突破在于首次在Ⅲ期试验中证实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显著延长OS(HR=0.58),且安全性优于传统化疗方案,这一结果挑战了“化疗与内分泌治疗不可联用”的传统观念。其次,他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探索节拍化疗与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等新型疗法的联合应用,并尝试将其前移至早期乳腺癌的辅助或新辅助治疗阶段,以最大化患者获益。张教授同时指出,MECCA模式的经济性和低毒性使其在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更具推广潜力,有望成为改变乳腺癌治疗格局的“中国方案”。

  临床应用现状和不良反应

图片

  徐菲教授

  徐菲教授从临床实践角度指出,MECCA研究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高效低毒的新选择:其疗效(PFS 19.1个月 vs 单药AI 12.8个月)媲美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但安全性显著更优(无严重骨髓抑制/肝损伤),且成本仅为CDK4/6抑制剂的1/10,尤其适合基层患者。

图片

  欧阳取长教授

  欧阳取长教授指出,MECCA研究在基层医疗中极具推广价值—其治疗成本仅为CDK4/6抑制剂的1/10,且无严重骨髓抑制或肝损伤风险,安全性优势显著;同时,节拍化疗可能为后续联合免疫治疗或新型靶向药物保留治疗机会,为晚期乳腺癌全程管理提供新思路。

  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迭代更新方向

图片

  王树森教授

  王树森教授对未来的展望则提出四大延伸方向:通过生物标志物推动精准治疗,探索节拍化疗在早期辅助/新辅助阶段的潜力,开发联合免疫/抗血管生成等新策略,并加速全球多中心研究以推动“中国方案”的国际化应用,为乳腺癌治疗提供全程管理新思路。

  樊代明院士总结强调,MECCA研究作为中国自主创新成果的代表,首次通过大规模Ⅲ期试验证实节拍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中的突破性价值,其成果不仅为中国肿瘤防治提供新范式,更为全球医学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樊代明院士以“龟兔赛跑”为喻,阐述乳腺癌治疗剂量与频度的平衡艺术:(1)“大步快跑”困境:大剂量高频化疗可能过度杀伤正常组织,导致患者难以耐受;(2)“小步快跑”突破:节拍化疗(低剂量高频给药)精准打击肿瘤异质性细胞群,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3)“乳腺癌细胞群是动态演变的‘混合军团’,治疗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多兵种协同作战。我们要用化疗的‘矛’与内分泌治疗的‘盾’,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构建立体防线。”

  樊院士表示,“CACA前沿播”不仅是中国肿瘤学界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全球抗癌事业“中国智慧”的输出平台。“我们要让世界听到中国肿瘤防治的强音——不是跟随,而是引领!”

  此次会议通过前沿学术交流与公众科普并举的模式,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创新的治疗决策依据,更向全社会传递了“科学抗癌、规范治疗”的理念。中国抗癌协会将继续依托“CACA前沿播”系列平台,加速推动中国肿瘤研究成果的全球传播,助力癌症防控事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