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CACA前沿播第二期:JAMA:经肛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taTME)成功举办
2025-02-27 19:16

图片

  2025年2月2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前沿播(第2期)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期话题,由中国抗癌协会NOSES专委会常委,大肠癌专委会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康亮教授率领主创团队,以该团队近期在国际医学领域顶尖期刊《JAMA》在线发表的全球首个有关于经肛腔镜直肠癌根治术(taTME)的高级别证据为基础,聚焦于“经肛腔镜外科的建立与发展”这一主题,详细讲述了这一外科新技术发展的历程,该成果为难治性困难骨盆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亚洲肿瘤学会会长、世界整合肿瘤协会会长樊代明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赵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主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科普专委会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中国抗癌协会消化道息肉及癌前病变专委会主委、河北医科大学王贵英教授出席会议进行点评总结。各位教授从经肛腔镜外科新技术发展各环节出发,既肯定了该外科研究成果在全球的引领和创新,也针对外科临床研究中的特点及如何临床推广应用等提出了宝贵建议,为该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指明方向。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NOSES专委会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丁克峰副书记主持。会议得到了广泛关注,线上观看人数超过了525万,展现出该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巨大影响力。

图片

  樊代明院士致辞

  会议伊始,樊代明院士发表了开场致辞,强调了在CACA“发大作”“明大势”等重点工作的引领下“CACA前沿播”的开展意义重大,将我国原创性的高质量研究在抗癌协会的平台上推出,让更多的人群了解并向全世界范围推广。

  樊院士指出,当前诸多研究成果的发布局限于小范围发布会,内容表述可能片面。而“CACA前沿播”则鼓励研究者亲自阐述,全面展示研究精髓,同时引入专家评审机制,确保内容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该平台已吸引数百万观众关注,成为展示真实、深入科研工作的坚实阵地。

  此次我国的外科研究在国际医学顶刊发表,表明了taTME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创新性与重要性。樊院士指出,中国抗癌协会致力于推动国内外肿瘤治疗技术的交流与进步,taTME手术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为患者带来了更为精准与安全的治疗选择。樊院士呼吁各界继续关注技术的优化和推广,以提高我国肿瘤治疗水平。

图片

  丁克峰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丁克峰教授主持,丁教授在开幕时简要介绍了我国开展taTME手术的背景及其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强调了手术操作规范和培训推广的重要性。丁教授指出,本次学术交流为各位专家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医学技术的相互融合与共同进步。

图片

  康亮教授回顾了研究的十年历程。结直肠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第二位,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保功能问题是目前手术方式的痛点,团队分享了十余年来的将该技术从动物实验、新鲜冰冻尸体实验再进入临床的开展过程,强调要科学严谨地在IDEAL研究框架下开展新技术。研究成果联合了国内16家三甲医院进行前瞻性RCT研究,入组1115例,在全球顶级医学期刊首次报道taTME手术的远期结果。他详细介绍了从2014年首次开展taTME以来的技术演变,总结了临床研究发表在《JAMA》及《annals of surgery》上的成果,强调taTME手术通过自然腔道的进入,大幅度减少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对男性病人及肥胖困难骨盆病人有化复杂为简单的操作优势。长期结果不仅与传统经腹腹腔镜TME同样安全有效,而且在术后快速康复和提高保肛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图片

  汪建平教授对康亮教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回顾了自己在该创新工作中的历程,肯定了taTME手术在技术上的突破与临床价值,并提出了对手术规范化和推广应用的期望。汪建平教授表示,taTME手术作为中国在肿瘤外科领域的重要贡献,未来有望成为国际标准,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他强调,推广这一技术需要在国内外建立更加规范的培训体系,并加强跨国学术合作。

图片

  张宏教授对taTME手术的操作规范及并发症管理进行了详细讲解。他强调,taTME手术虽然具有较小的创伤,但术中并发症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张教授结合临床经验,分享了taTME手术中的关键技术步骤,并提出了有效的并发症预防和应对措施。他特别提到,吻合口并发症是taTME手术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过严格控制手术标准和技术细节,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率。

图片

  王锡山教授对张宏教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指出taTME手术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对现有手术方法的有益补充,该研究充分展示了国内的外科医生在手术技术上的领先和团队克服困难坚持临床研究的成果,展示了高质量数据,建立宝贵的数据库,将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及整合医学迈进。王教授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手术技术,提高操作规范。他还指出,在并发症管理方面,张教授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片

  吴淼教授分享了经肛腔镜手术在taTME技术中的推广与培训经验。他介绍了中国经肛腔镜外科专家协作组(CTESC)建立的“保肛先锋队”和“神州行”等培训模式,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形式进行推广,以及如何通过全国范围的学术交流和实践培训,提升医生的手术技能。他还提到,taTME技术的推广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更需要强有力的学术支持与普及培训。吴教授强调,通过与国内外专家的合作,taTME手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正在逐步落实。

图片

  许剑民教授在点评中强调了规范系统培训的重要性。他认为,新技术手术的推广首先要从规范系统,建立临床研究开展前的前期的准备,从伦理科学性审查以及临床医疗新技术备案出发,做好科学性、培训体系,该成果在遵循了国际新技术开展规范,为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许教授指出,尽管taTME手术在推广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挑战,但通过请进来及走出去等多种规范化的培训和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手术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他特别强调了规范和指南建立的重要性,认为这是taTME手术在未来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

图片

  童卫东教授介绍了经肛腔镜微创手术的拓展与研究进展。他分享了经肛腔镜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展示了中国经肛腔镜协作组将该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应用于困难复杂结直肠疾病及并发症手术的病例,并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经肛腔镜手术中的辅助作用。童教授指出,经肛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操作,有显著的微创优势,虽然经肛腔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手术中的创伤和操作难题,但由于空间限制,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他提到,未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经肛腔镜微创手术有望在结直肠疾病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

  王贵英教授对童卫东教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肯定了经肛腔镜微创技术在taTME手术中的潜力。对中国在该领域的多个探索性应用表示赞赏,她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学科协作尤其是麻醉与影像术中导航及机器人辅助的经肛腔镜手术将在操作精度、术中可视化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王教授还强调,进一步加强建设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和科研团队建设尤为重要。希望团队能吸引更多医生加入创造更多的成果。

图片

  会议最后,樊代明院士对本次学术交流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中国外科研究能在JAMA杂志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外科医生聚焦新技术领域的努力得到全球同行的瞩目。基于当前taTME手术的成果,原创团队应继续将该技术在CACA的平台上积极拓展,建立各地区的区域中心,并制定技术指南,以推动该技术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推广。

  樊院士强调,在整合医学的理念指导下,应将外科技术更好地融入整体治疗方案中,特别是针对高难度手术及肿瘤治疗,未来应在整合外科治疗框架下,进一步深化taTME手术的应用,更好地应用于患者。即整合医学统览下的外科治疗。整合外科治疗统览下的taTME治疗。樊院士呼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更多地融入整合医学的理念,将这项技术打造成为肿瘤整合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实现技术间的相互补充与促进。他强调,taTME手术应成为整合医学与整合肿瘤学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其独特作用,共同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