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对外交流  >  整合肿瘤学
HIO2024年第11期:结合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铜死亡构建肝细胞癌的预后模型以预测免疫状态和治疗效果
2025-01-09 09:45

  Holistic Integrative Oncology(HIO)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与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强强联合打造的一本英文期刊,主编为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HIO是面向全球开放的自由获取同行评议期刊,设有专家述评、CACA指南、研究综述和原创论著等栏目。目前,2024年第11期已正式上线,可通过此链接浏览全文:https://www.springer.com/journal/44178/,敬请各位读者阅读和引用。以下为本期原创文章的中英文摘要。

  结合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铜死亡构建肝细胞癌的预后模型以预测免疫状态和治疗效果

  冯新1,李晓瑛2,张新1

  1.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肿瘤科

  背景: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是指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中能够激活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死亡。铜死亡则是由铜离子积累引发细胞内毒性增加所引起。ICD和铜死亡在调节癌细胞生长和增殖方面都具有巨大潜力。

  方法:我们利用了TCGA数据库中的转录组数据,采用共识聚类法将样本分为了ICD和铜死亡相关基因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探讨了两组间的差异。此外,我们结合ICD和铜死亡相关基因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型以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总生存期、免疫状态和治疗反应,同时采用ICGC数据库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ICD和铜死亡相关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较高,免疫治疗反应较好。我们筛选了8个相关基因(BAX、HSP90AA1、IFNB1、LY96、NT5E、LIPT1、DLAT和CDKN2A)构建预后模型,根据该模型风险评分将样本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生存分析显示,低风险组患者的早期死亡率低于高风险组患者。此外,该模型在预测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应答方面也表现良好。

  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结合ICD和铜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全新预后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HCC患者的生存期,并且与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治疗密切相关。因此,该模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肝细胞癌;免疫原性细胞死亡;铜死亡;预后模型

图片
 浏览全文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4178-024-00143-3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