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协会动态  >  专业委员会动态
新使命、新征程,瞄准国际再出发——2024CCHIO胃癌分会场回顾
2024-12-19 14:34

图片

  2024年11月14日-17日,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西安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陕西省抗癌协会承办。大会以“肿瘤防治 赢在整合”为核心主题,深入探讨肿瘤整合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议题,构建交流平台,深化科研讨论,激发创新思维,共谋“生命健康”的全球策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4CCHIO胃癌专委会分会场于11月15日上午举行。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樊林教授的主持下,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凛教授、名誉主委朱正纲教授、梁寒教授先后致辞。陈凛教授表示,第七届胃癌专委会于10月18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整合胃癌大会上正式成立,成立后我们首要和重点任务聚焦以下三项工作:1)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国胃癌研究的系统化和国际化建设,通过整合全国资源,推动高质量研究成果的落地与推广;2)引导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国际胃癌研究合作,推动中国诊疗方案走向全球;力争齐心协力,带领胃癌专委会迈向新的高度;3)进一步扩大会员队伍,广纳领域内同道共同推进我国胃癌防治研究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本次CCHIO大会胃癌分会场会议不仅是展示中国胃癌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新一届领导班子推进中国胃癌研究迈入新征程的重要起点,希望能为我国胃癌防治事业做出更多努力与贡献。朱正纲教授、梁寒教授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专委会未来的工作给予寄语和期待。随后进入会议学术交流环节。

  免疫靶向成亮点

  本次胃癌专场围绕精准治疗下HER2作为精准靶点的治疗策略、免疫治疗、胃癌研究新进展等主题,重点探讨了胃癌辅助治疗的中国探索与思考。在免疫治疗方面,RATIONALE-305研究成为焦点。该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聚焦于晚期胃癌一线免疫联合化疗,其3年随访数据及中国人群数据在2024年ESMO和CSCO年会上披露。中国人群数据表现尤为优异,不仅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更为胃癌免疫治疗开辟了新方向。与会专家讨论了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治疗策略,强调了针对晚期和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HER2过表达的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同时,胃镜活检标本HER2检测的优化策略成为热点话题,为胃癌精准诊疗提供了更规范化的路径。此外,CLDN18.2阳性胃癌的研究成为另一亮点。靶向CLDN18.2的创新药物展现了显著的抗肿瘤效果,为胃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这些前沿研究的交流,充分展现了中国胃癌研究的实力、创新能力以及面向全球的国际视野。

  会场掠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携手开启第一时段学术报告,应杰儿教授、闵婕教授、陈昊教授,分别带来了有关于HER2一线治疗策略的主题报告。

图片
图片

  林榕波教授、杨文慧教授,就HER2阳性患者的未来治疗与生存进行讨论。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的生存质量,期待更多的研究数据指导临床实践,也期待未来对于新技术、新药物的不断探索。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二环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季刚教授主持,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邱妙珍教授带来《RATIONAL-305研究与胃癌精准诊疗的未来》的主题报告。邱妙珍教授展望在癌症治疗的新时代,胃癌不再被视为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根据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子特征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精准治疗策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邱红教授以《胃癌免疫治疗进阶之路》为题对双特异性抗体胃癌新进展进行解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三环节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的主持下,中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白莉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邓婷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吴胤瑛教授带来《ACD药物的新进展和研发布局》、《晚期胃癌新靶点的研究进展》、《CLDN18.2阳性胃癌研究进展》的报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主持下,邀请孙永琨教授、赵征教授、白俊教授参与本节讨论。讨论嘉宾表达了共同的期待,希望新的靶点、新的技术、新的研究设计,能够共同推动晚期胃癌患者的精准化治疗,开启晚期胃癌治疗的新格局。

  朱正纲教授、梁寒教授、陈凛教授对本场会议进行总结,期盼通过本次会议的交流能够给各位同道带来新的思路,为患者带来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也希望中国在胃癌领域的更多研究成果能够惠及中国乃至全球的胃癌患者。

  专场会议结束后,由陈凛主委主持召开了胃癌专委会主委工作会议。首先,陈凛主委转达了中国抗癌协会的表彰决定,在11月14日召开的中国抗癌协会四十周年文化活动会议上,中国抗癌协会举行了四十年杰出人物贡献奖颁奖仪式。2024年正值中国抗癌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年创业发展之路离不开中国抗癌协会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值本次CCHIO大会在西安召开之际,中国抗癌协会举办了隆重的表彰仪式,向为中国抗癌协会和肿瘤防治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一批老一辈专家授予“中国抗癌协会杰出人物贡献奖”,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朱正纲教授、徐惠绵教授获此殊荣。

  瞄准国际再出发

  在主委工作会议上,陈凛主委回顾了在胃癌治疗领域的中国声音。CLASS系列研究作为中国胃癌手术临床研究的开创性工作,不仅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还为手术规范化积累了重要数据,对推动胃癌手术治疗的标准化和国际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RESONANCE研究聚焦围手术期与辅助化疗的对比,形成了包括最佳时长和免疫联合治疗等问题在内的系统研究体系,为胃癌综合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RESOLVE研究则改变了中国胃癌围术期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进一步规范了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案。中国胃癌治疗在亚洲范围内不断迈向领先地位,同时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展现了强劲的竞争力,为全球胃癌患者提供了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陈凛教授表示第七届胃癌专委会的重点工作包括临床研究和国际交流,希望能进一步整合国内外学术资源,推动胃癌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中国学者应更广泛地融入国际胃癌交流,中国也应更多地承担推动国际胃癌防治研究工作的责任,胃癌专委会已将申办2029年国际胃癌大会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

  胃癌专委会常委徐泽宽教受邀出席本次工作会议,作为国际胃癌学会现任理事,徐泽宽教授致力于推进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交流,徐教授分享了江苏省人民医院近年来在近端胃消化道重建方面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国际和我国胃癌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客观分析了中国在胃癌诊疗方面相较国际领先国家的优势与差距,为推动中国胃癌诊疗的国际化提出了宝贵建议。

  本次工作会议的召开是第七届胃癌专委会推进各方面工作的一个良好开局,对于未来的重点工作与会专家达成多项共识。相信在第七届胃癌专委会的领导下,在全国广大同道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中国胃癌研究工作一定可以取得新的进步,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更广泛的福祉。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