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王瑛副理事长:CACA四十载风雨兼程路
2024-12-19 10:16
图片

  跟着王瑛副理事长的娓娓诉说,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中国抗癌协会初创的年代。四十年,一段不平凡的旅程,从最初的萌芽到如今的繁茂,王瑛副理事长与协会共同走过了这段历程。

  1983年,王瑛副理事长带着满腔热血,踏入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金显宅教授的身边工作,开始了她与抗癌事业的不解之缘。她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亲身参与了抗癌协会从发起到壮大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1997年,王瑛副理事长正式成为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并担任副秘书长,从此她的名字与协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继续教育、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王瑛副理事长深情回忆道:“40年的历程,中国抗癌协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我有幸亲眼见证了抗癌协会的每一步成长。” 她提到,从最初的UICC主席参与成立大会,到如今各省级抗癌协会的相继成立,再到大病种专委会的建立,每一步都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她的话语中,我们不仅读到了岁月的变迁,更感受到了那份对抗癌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在中国抗癌协会的四十年里,有挑战,有成就,但更多的是那份不变的初心和对未来的憧憬。聆听王瑛副理事长与中国抗癌协会的故事,就像一首岁月的歌,旋律悠扬,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

  肿瘤学术盛会 成就斐然之路

  在王瑛副理事长的深情讲述中,我们翻开了中国抗癌协会学术交流的辉煌篇章。

图片

  2000年,时任理事长徐光炜教授的领导下,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大会在北京召开,规模达2000人。每两年一次的大会,由各大肿瘤医院轮流承办,2006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以其卓越的组织能力,成功承办了规模3000多人的大会,赢得了徐光炜理事长的高度评价。

图片

  时光流转至2018年,樊代明院士担任理事长后,中国肿瘤学大会改革为每年举办一次,2018年,会议在沈阳举办,由辽宁省肿瘤医院与辽宁省抗癌协会承办,参会人数从3000人增至18000人,专家云集,规模虽大,但井然有序。

  2019年,会议在重庆举办,由重庆市肿瘤医院与重庆市抗癌协会承办,参会人数从18000人增至32000人,会议举办非常成功,获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2020年,大会在广州举办,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广东省抗癌协会承办,会议疫情影响,承办单位克服了众多困难,现场26000人参会,线上参会超过8000万人次。

  2021年,大会在郑州举办,由河南省肿瘤医院承办,受疫情影响,会议转为线上举办,第一天观看人数就达到了7000万。

  2022年,大会在杭州举行,由浙江省肿瘤医院与浙江省抗癌协会承办,尽管疫情管控,线下参会人数达到了22000人,会议直播突破了1亿人次。

图片

  2023年疫情结束后,大会在天津举办,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与天津市抗癌协会承办,大会举办的非常成功,会议增加了国际专场,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外宾参与。天津作为主会场,参会人数达到4万多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同步设立分会场,最终参会人数达到了16.5万人,成为疫情后最成功的会议之一。

图片

  2024年,大会在西安举办,由陕西省抗癌协会与中国整合肿瘤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会议规模空前,线下参会超过6万人,科普大会线上观看超过3600万人次,开幕式当天在线观众人数超过5000万,创造了中国抗癌协会学术道路上的新纪录。

  王瑛副理事长的话语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数字的增长,更感受到了中国抗癌协会学术交流的蓬勃发展和深远影响。每一次大会都是一次学术的盛宴,每一次交流都是知识的火花,照亮了肿瘤学领域的未来。这些大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连接人心、传递智慧、激发创新的桥梁。中国抗癌协会在学术交流方面的发展,如同一条不断延伸的知识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图片

  科普品牌盛举 声名远播之途

  王瑛副理事长强调,肿瘤防治,科普先行。科普活动是中国抗癌协会的另一大亮点。在协会的引领下,科普活动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而明亮,照亮了公众对肿瘤防治的认知之路。

图片

  自1995年起,协会便发起了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每年4月15日至22日举办。全国各地的肿瘤专家自发行动,共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这些活动,如同一场场知识的盛宴,包括义诊、免费咨询、答疑科普讲座,以及患者自发的演出等,内容丰富多彩,规模日益壮大。

图片

  起初,公众对防癌的意识并不强烈,认为肿瘤离自己很远,但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专业医疗人员参与的就数十万人,去年患者在网上的数量更是达到了8亿人次。

图片

  王瑛副理事长感慨地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活动,大家都会在这个时候积极参与”。这是我们科普工作的巨大成就,也是我们防治工作的重要贡献。中国抗癌协会的科普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的健康意识,也为肿瘤防治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让科普的力量深入人心,让生命的希望在每个角落绽放。

  CACA四十风华 承旧启新之程

  在中国抗癌协会迎来四十华诞之际,王瑛副理事长带领我们回望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从最初的草根起步,到今日的枝繁叶茂,协会的成长见证了无数专业人士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他们用专业知识和宝贵时间,为肿瘤防治事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图片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协会的每个十年,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每一次都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对未来发展的殷切展望。那些老专家和前辈们,他们不仅是协会的奠基人,更是我们精神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图片

  记起三十周年庆典时,我们表彰了那些为协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老同志,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图片展、纪念册和抗癌日记,我们记录了协会的每一步成长,这些资料如同历史的见证,让我们在回顾中汲取力量,在展望中坚定步伐。

图片

  四十周年之际,我们出版了更厚重的画册,举办了更宏伟的展览,这些不仅是对协会成就的展示,更是对中国抗癌事业进步的见证。深感自豪,因为我们不仅是历史的参与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在抗癌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书写生命的华章。

图片

  国际协作华章 中国强音之韵

  王瑛副理事长还分享了国际交流的重要旅程。在抗癌的征途上,中国抗癌协会不仅在国内深耕,更将目光投向了国际舞台,与全球的抗癌力量携手同行。如同一幅跨越国界的友谊与合作的画卷,展现了中国抗癌协会在国际交流中的辉煌成就。

图片

  2024CCHIO成为了国际交流的璀璨亮点,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智慧。我们不仅邀请了众多国际抗癌组织的代表,还成功举办了亚洲癌症协会的年会,这是第四届亚洲肿瘤协会年会,也是2024年AOS年会,其国际性得到了显著增强。

图片

  在这场国际盛会中,我们见证了313位讲者的智慧火花,以及100多位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外宾,他们代表的国际组织如繁星般璀璨,包括国际抗癌联盟(UICC)、亚洲肿瘤协会(AOS)以及国际癌症支持治疗协会(MASCC)、国际乳腺疾病学会(SIS等国际组织等。我们的合作不仅限于学术交流,更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国际癌症进展学会SPCC、卡塔尔抗癌协会、尼泊尔抗癌协会等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图片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秉承“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纳入中国研究,注重中国特点,兼顾医疗可及性,体现整合思维,是兼具中国特点和国际视野,适合中国人群的肿瘤指南规范体系。CACA指南也是我们与国际同行交流的重要成果,自2022年起,这份涵盖53个病种和60个技术的指南,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更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我们举办的15场抗癌峰会,吸引了全球1.9亿人次的目光,让CACA指南的光芒照亮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图片

  国际合作不仅停留在学术层面,更体现在互访交流中。王瑛副理事长更是亲自带领团队参与韩国抗癌协会50周年庆典,与巴西医学科学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友谊,更提升了中国抗癌协会的国际影响力。

图片

  在UICC举办的世界抗癌峰会上,我们的专家发言,与国际组织负责人深入交流,展现了中国抗癌协会的专业水平和学术实力。这些国际合作的成果,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图片

  结语:辉煌与展望

  王瑛副理事长最后总结道:“40年的发展,中国抗癌协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们的国际合作成果丰硕,展现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她表示,这些成就不仅代表了协会的成长,更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共同健康发展的美好愿景的体现。

图片

  随着40周年的纪念活动和展览的举办,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抗癌协会将继续在学术和科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肿瘤防治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图片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