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学术会议  >  CCHIO动态
2024CCHIO|科技向善 伦理先行——医学伦理学分会场会议在西安成功召开
2024-11-25 09:12

  2024年11月16日,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医学伦理学分会场会议在千年古都陕西省西安市成功召开。2024年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恰逢中国抗癌协会成立40周年庆典,盛况空前。中国抗癌协会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致力于推动中国肿瘤医学伦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构建医学与人文交流平台。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在医学伦理学学科建设、伦理审查指南出台、推动伦理审查互认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结合CCHIO大会开放融合的理念,本年度医学伦理学分会场以“科技向善,伦理先行”为主题,聚焦前沿伦理问题,精心设计IIT伦理审查、人工智能和伦理互认等多个伦理热点话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伦理学专家、临床研究者、医院管理者、制药企业负责人、法律界及社会各界代表等130余人,现场互动气氛热烈,座无隙地。

图片

  (大会现场)

  会议开场致辞环节由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李洁教授主持,为本次会议揭开序幕。

图片

  (李洁教授 主持)

  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洪明晃教授做开场致辞,洪教授首先感谢了远道而来的各位同道,他用生动的例子指出了临床研究中设计和管理的重要性。其中,伦理审查作为临床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汇集众人智慧,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解题思路。

图片

  (洪明晃教授 开场致辞)

  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继教与科技服务部部长阎昭教授发表致辞,他指出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是一个跨学科的平台,在全体专家共同努力下,各位专家委员们尽己所能,贡献自己的能量,推动了医学伦理学的发展。本次会议也将沿袭分会场的传统,针对医学伦理学的热点和痛点展开交流讨论,希望与会者都能有所启发,使医学伦理学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图片

  阎昭教授 开场致辞)

  致辞结束后,进入授课环节,本场会议主持人依次为由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叶联华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贵英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宋现让教授。为加强与会专家互动,会议在每位讲者授课结束后设置了问答时间,现场与会人员与主持人和授课专家积极互动讨论,聚焦大家关心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很多思考和建议。

图片

  (罗素霞教授 主持)

图片

  (叶联华教授 主持)

图片

  (王贵英教授 主持)

图片

  王晓稼教授 主持)

图片

  宋现让教授 主持)

  首先由重庆医科大学石丘玲教授带来“中国多中心视角下的伦理审视——临床医生与伦理委员会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的看法”。石教授从本年度的一项质性研究结果入手,列举了IIR审查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包括形式审查中信息获取有限和伦理相关文件指示性欠佳,科学性审查中研究素养不足,伦理审查中临床医生伦理意识不足等问题。她提出IIR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临床医护人员的综合培训体系,以提高临床医生的研究素养和伦理意识。同时应当建立临床研究支持系统,包括伦理委员会自身能力,及其对临床研究的支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确保研究的高质量开展与执行。

图片

  石丘玲教授 授课)

  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洪明晃教授带来“IIT科学审查与立项管理要点”的介绍,分享了他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的学习与实践体会。作为在行业深耕多年的专家,洪教授依托文件条款,结合临床实践,从科学审查和立项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分别选取了二十余项要点与在场学员交流讨论。洪教授强调:一个医疗机构在发展中,工作的广度在于技术,深度在于研究,高度在于创新,全面发力,才能够行稳致远。

图片

  (洪明晃教授 授课)

  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继教与科技服务部部长阎昭教授,以“探索医学伦理审查的新趋势——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互认的思考与实践”为题作了分享。阎教授从当前的医学伦理审查体系入手,指出现有伦理审查模式面临的挑战,点明了推动构建肿瘤临床研究伦审查互认联合体的重要性。无论是全球视野下的伦理审查互认,专委会牵头的前置伦理审查咨询,或是专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会议讨论、章程制定,乃至联合体的成立、首个互认审查项目的成功推进等实例,无不展现出了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互认的“众望所归”和高效质优的特点。专委会将发挥行业协会优势,持续发力,促进肿瘤行业伦理审查同质化,推动医疗领域负责任创新。

图片

  阎昭教授 授课)

  浙江省肿瘤医院刘小玲教授带来了“创新与安全的权衡——中国伦理委员会视角下的对于抗肿瘤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伦理思考”。刘教授介绍了浙江省肿瘤医院抗肿瘤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回顾性伦理审查数据,同时分析了审查过程中暴露的伦理问题。基于此,她指出工作中应当关注的重点,包括伦理审查中的初始审查、跟踪审查,受试者的选择,试验风险防控,受试者权益保护,研究团队资质等。临床试验各相关方均应充分认识和把握抗肿瘤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的风险,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尽量将风险最小化。

图片

  (刘小玲教授 授课)

  之后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宏教授带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临床研究伦理——全球视角下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风险与政策”话题的介绍。周教授用几个实例分析了医疗人工智能中存在的伦理风险,并介绍了目前国际和国内围绕人工智能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和相关的伦理准则。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在科技发展的路上,中国方案为解决伴随而来的伦理问题提出了新思路,围绕《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中的五大科技伦理原则,具体的实施方法也会逐渐完善。周院长强调,医疗人工伦理治理道阻且长,然行则至,通过各行各业的通力协作,才能够实现“科技向善,伦理先行”。

图片

  (周宏教授 授课)

  本次会议的授课专家深耕医学伦理学领域,兼具跨学科的背景,他们的真知灼见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问答环节诸多参会人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抓住宝贵机会与台上的专家面对面交流,带动起会场的参会者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大会尾声,阎昭教授将《肿瘤临床试验研究参与者补偿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中聚焦的议题与各位专家共同讨论。参会人员中来自申办方、医疗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方的代表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同视角的建议对于共识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会议最后,由阎昭教授做大会总结。本次大会聚集了各方专家学者,精彩的报告和热烈的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为本年度的伦理学分会场的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年一度的会面,总是带给同道们伦理审查工作上的启发。未来,专委会将持续发力,搭建平台来分享经验和交流共识,不断壮大我国医学伦理学的人才队伍。同时,专委会也将继续推动伦理审查互认工作,横纵联合推进机构网格化管理,助力医学伦理事业的进步,为我国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飞速发展修桥铺路。

图片

  (大会现场)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