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学术会议  >  会议动态
千人盛会,齐聚长安|第12届亚洲炎症性肠病组织年会(AOCC 2024)举办
2024-06-20 16:05

  夏日如碧,胜友如云,2024年6月14-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肠病学专业委员会、亚洲炎症性肠病组织(AOCC)主办的第12届亚洲炎症性肠病组织年会(AOCC 2024)在美丽的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十三朝古都”西安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以“面对炎症性肠病的挑战”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德国、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消化病领域专家代表参与本次学术盛会。与会代表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讨论临床治疗的最佳实践以及交流亚洲各国在炎症性肠病(IBD)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来应对炎症性肠病的挑战。本次大会为IBD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提供了一个更新知识和探索创新的高端论坛。

  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伊始,AOCC 2024大会主席、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对全体参会者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吴教授表示:“本次大会围绕IBD的病因、机制、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和患者管理等各个方面展开丰富的学术报告和讨论,以期促进IBD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化提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承薇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向所有参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涛副院长代表西京医院欢迎大家齐聚西安,并在致辞中介绍了西京医院IBD中心的历史与成绩。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CCO)候任主席、葡萄牙波尔图大学Fernando Magro教授在致辞中表示IBD已经是全球性的负担和挑战,他呼吁大家要携起手来,一起推进我们学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AOCC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刘占举教授向大家介绍本届大会多样化的学术交流形式,并表达了对大家精诚合作、共同管理IBD的希望。最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表示:“第12届AOCC年会将为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提供无与伦比的机会,希望与会嘉宾相互联系、相互协作,为IBD患者的美好未来铺平道路”。大会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BD学组副组长、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梁洁教授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BD学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沈骏教授主持。

图片

  开幕式现场

图片

  嘉宾致辞

  主题论坛

  AOCC 2024大会形式多样,包含领袖论坛、前沿论坛、基础论坛、临床论坛、亚洲论坛以及早午餐研讨会和教育研讨会。丰富多彩的形式为与会代表带来视听盛宴和头脑风暴。各大会场座无虚席,参会代表热切交流,学术气氛浓烈。

  1.领袖论坛

  领袖论坛的主题是:探索不同人群IBD特性。葡萄牙波尔图大学Fernado Magro教授分享了生命早期危险因素对IBD的影响,对于认识IBD和预防IBD有着重要的意义。芝加哥大学医学院 Russell D. Cohen教授分享了东西方IBD在基因、疾病表型、医疗系统、住院、手术、结肠癌风险和死亡率等方面的差异。德国基尔大学Stefan Schreiber教授围绕老年IBD的特殊性带来了精彩的演讲。领袖论坛由吴开春教授和陈旻湖教授联袂主持。

图片

  领袖论坛

  2.前沿论坛

  前沿论坛的主题是:未来新技术在IBD研究及诊疗中的应用。吴开春教授分享了个体化和精准化IBD治疗的生物标志物相关的前沿研究。韩国延世大学医院Jae Hee Cheon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炎症性肠病预后和精准医学中的应用。香港大学Wai Keung Leung教授分享了纳米医学介导的药物递送用于炎症性肠病的潜在治疗。前沿论坛由北京协和医院钱家鸣教授和韩国梨花女子大学Sung-Ae Jung教授共同主持。钱家鸣教授最后总结道:希望包括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深度学习等前沿科技早日应用到标准化IBD诊断和治疗当中。

图片

  前沿论坛

  3.基础论坛

  在基础论坛中,围绕“标志物转化中的创新方法”主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盛洪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小伟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杨红教授分别就肠粘膜屏障、非编码RNA和肠道菌群以及代谢物在IBD领域的作用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围绕“IBD中的多轴作用”主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晓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苏冰教授和韩国天主教大学医学院仁川圣母医院Soon Kyu Lee教授详细介绍了肠脑轴、肝肠轴和MAPK信号通路对IBD发生发展的作用。

  4.临床论坛

  针对如何应对原发性失应答和如何平衡联合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多位临床医生带来了其独到的见解。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高翔教授分享了基因型对IBD免疫原性和生物制剂治疗失败的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Bo Shen教授分享了原发性失应答患者药物排序的实际有效性和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玥教授分享了小分子药物作为对生物制剂无反应的中重度IBD患者的补救性治疗。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梁洁教授分享了小分子药物的作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英德教授分享了对于新型生物制剂治疗失败的克罗恩病患者,初始增强或重新捕获应答的新策略。上海市健康医学院周浦医院冉志华教授分享了小分子药物与生物制剂联合治疗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在分会场还举办了多场临床病例讨论,会场气氛热烈。通过这次交流,参会代表不仅增进了对IBD的理解,还学习到了许多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与方法。

  5.早午餐研讨会

  AOCC 2024大会在早餐和午餐期间分别组织安排了丰富的学术内容。Russell D. Cohen教授分享了溃疡性结肠炎应用组织学愈合的时机。英国Gareth Parkes教授分享了JAK抑制剂如何构筑IBD患者更好每一天的未来。Fernando Margo教授分享了如何选择治疗克罗恩病的第二种生物制剂。Stefan Schreiber教授分享了克罗恩病患者一线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的作用。刘占举教授分享了早期使用生物制剂促进IBD粘膜愈合的数据和经验。吴开春教授介绍了新型口服选择性S1P受体调节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新进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化虹教授分享了中成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优势地位。沈骏教授分享了英夫利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策略。中山大学附属一院何瑶教授分享了生物制剂联合5-ASA治疗的获益和基础。梁洁教授分享了腔内炎性克罗恩病的治疗策略。

  6.亚洲IBD的下一阶段目标

  会议还专设了“亚洲IBD下一个目标”的论坛, 韩国Byong Duk Ye教授、日本Masakazu Nagahori教授和中国刘占举教授在发言和讨论中强调,亚洲IBD防治的下一阶段目标包括基于临床实践更新亚洲指南、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管理质量和建立新型药物研究和开发系统等,为IBD发展在亚洲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片

  精彩学术论坛

  闭幕式

  经过3天的时间,在所有讲者、主持人、与会医生学者、组委会专家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学术盛会落下帷幕。本次大会Hibi奖由高丽大学Seung Yong Shin获得,同时本次大会评选出旅行奖 3名,最佳摘要奖和最佳壁报奖各5名,分别由Toshifumi Hibi教授、陈旻湖教授、刘占举教授和吴开春教授为获奖者颁奖。

图片

  获奖者合影

  吴开春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提到,本次会议盛况空前,会议内容前沿且实用,为未来IBD研究、实践、管理带来指导和启迪,相信所有的参会人员都能从中有所收获。会议最后宣布,2025年AOCC年会将在日本千叶举行,期待再次相聚!

图片

  闭幕合影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