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科普宣传  >  癌症知识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4)》(微生态医学)
2024-04-15 08:00

  一、预防篇

  观点1:人的健康离不开微生态的“功”

  (1)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种类超过1000种,微生物的数量极其庞大,各种微生物构成的群体被称为微生物群系,其自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与人体共生的状态被称为人体微生态。健康的人体微生态是人体健康长寿必不可少条件。

  (2)人体微生物群系主要分布大肠,菌群是其中的关键代表。人体微生物群系的社会学和人类的社会学相似,有好有坏、互相制衡、动态稳定。

  (3)很多药物发挥作用或者药物治疗提高疗效,需要健康的肠道微生态。

  观点2:人的疾病离不开微生态的“罪”

  (1)人体微生态失衡,也被称为菌群失调,是导致一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也是一些疾病发展的后果,还是导致一些疾病恶化的原因。

  (2)肠道微生态通过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影响炎症反应和代谢途径。

  (3)“病从口入”,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摄入消化道的物质改变了肠道微生态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观点3:发现有害的“个体”,要看到背后失衡的“群体”

  (1)检测出有害的“个体”(即有害的1种或少数几种微生物),只是用有限的技术鉴定出有限的坏的个体,本质是整个“群体”(即微生物群系)抵抗有害个体的力量减弱,无法挤占有害个体的生存空间,坏的个体因此有了可乘之机,带坏更多的个体,从而影响群体。

  (2)不当的微生物构成比也发挥有害的群体作用。

  (3)有害的微生物和失衡的群体可导致炎症,进而促进癌症的发生,也可能直接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观点4:人类认识到的可致癌微生物并不多

  (1)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了8种/类对人类可以致癌的传染性病原体,包括1种细菌即幽门螺杆菌和7种病毒,分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EB病毒(EBV)、人乳头瘤病毒(HPV)、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人T细胞嗜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和艾滋病病毒(HIV)。

  (2)科学家已经发现某些癌细胞中存在细菌。

  (3)人类还将发现新的致癌微生物。

  观点5:乙肝病毒所致肝癌可防可控

  (1)乙肝病毒能致肝癌。血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上世纪60年代,首先从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分离出这种抗原,当时以为是当地民族特有的一个遗传标志,所以称之为“澳大利亚抗原”,这就是曾经很流行的“澳抗”。目前通过乙肝疫苗的接种、阻断血源传播和抗病毒药的使用等使乙肝病毒感染可防可治,可大大降低乙肝所致肝癌的发生。

  观点6:人乳头瘤病毒致癌可防可控

  (1)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致癌包括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口咽癌和肛门癌等。人乳头瘤病毒于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难治愈,但是可接种疫苗预防。

  观点7:幽门螺杆菌致胃癌可防可治

  (1)幽门螺杆菌能致胃癌,已经被定义为Ⅰ类致癌物的微生物。幽门螺杆菌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及时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有效地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观点8:肠道微生态影响人的免疫功能

  (1)肠道微生态能训练免疫系统,有助免疫系统的完善。失衡的人体微生态损害免疫系统,移植菌群则重建免疫系统。

  (2)肠道微生态能调节免疫应答,菌群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和细胞信号分子,调控免疫细胞的反应,例如影响炎症水平和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

  观点9:肠道微生态影响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1)肠道微生态可影响宿主产生对抗肿瘤的免疫应答,如增强T细胞的活性。

  (2)肠道菌群可通过产生的代谢物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3)某些细菌产生的物质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或阻止它们的增殖。

  (4)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与宿主免疫系统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免疫调节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这些机制仍在研究之中,具体效应可能因人而异。

  (5)肿瘤患者保护肠道微生态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

  二、筛查篇

  观点1:肠道菌群测序,理论价值很好,但是临床实际价值还未显现

  (1)对人体微生物群系的测序和数据分析,是高通量认识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技术手段,因为当前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肠道菌群,所以,常用肠道菌群代表人体微生态。

  (2)肠道菌群测序是有前途的检测,但是,其天书般的结果,科学界目前对其解释缺乏共识,因此,尚无公认的指导临床决策的价值。

  (3)2024年的肠道菌群临床应用国际指南专家组提醒,指向肠道菌群测序的消费要谨慎。

  观点2: 针对明确致癌微生物的筛查,有临床价值

  (1)针对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定义的致癌微生物的及早筛查及控制,可预防该病原体所致的癌症的发生。

  三、诊断篇

  观点1:菌群测序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1)如果是寻找导致特定肿瘤的有害微生物,应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微生物范围内做出选择,医院通常有成熟的、经济的、快捷的检测技术。

  (2)临床已经越来越多的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发现有害微生物。应该送检是那些来自含微生物极少的器官的样本,如血液、肺泡灌洗液、腹腔引流物等,而粪便则因为原本就有海量的微生物,不适合常规送粪便样本用于高通量寻找病原微生物。

  (3)粪便、尿液和痰液适合送样进行有害微生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真菌培养。

  (4)菌群测序目前用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菌群测序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益生菌种类的选择、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供体的选择,都还不具有临床决策价值。

  观点2:判断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已经被证明的常识可循,高危药物治疗史是判断依据

  (1)大量和长期用使用抗生素是破环肠道微生态的主要原因。

  (2)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是破坏肠道微生态的常见原因。

  (3)在肿瘤免疫治疗后出现腹泻、腹痛、便血,要考虑药物所致肠道反应并损害肠道微生态,重建肠道微生态是可能的治疗出路。

  (4)免疫治疗是引起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腹泻发生时要检测该菌,PCR和毒素检测是常用的快速诊断方法。

  观点3:判断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已经被证明的常识可循,症状是判断依据

  (1)频繁的慢性腹泻、腹痛、腹胀、排气多或气味异常、排便干结,任何一项都可能是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症状。

  (2)反复出现的口腔溃疡、口腔异味,同时合并肠道症状,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是发生的重要原因,重建肠道微生态可能是有效的治疗策略。

  (3)反复发生的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合并肠道症状,要考虑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重建肠道微生态是一种治疗选择。

  (4)慢性皮疹、皮肤瘙痒,同时合并肠道症状,要考虑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重建肠道微生态可能是一种治疗出路。

  (5)长期睡眠困难、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癫痫发作等,同时合并肠道症状,也要考虑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可能,重建肠道微生态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观点4:判断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已经被证明的常识可循,抗癌药物治疗的经历是判断依据

  (1)许多化疗药物会因为损害肠黏膜屏障而损害肠道微生物共生环境,进而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

  (2)长时间禁食会损害肠黏膜屏障而损害肠道微生物共生环境,进而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

  (3)肿瘤在放疗后出现腹泻、腹痛、便血,要考虑放射损害肠道微生态,重建肠道微生态可能是治疗的有效策略。

  (4)肿瘤在化疗和靶向治疗后出现腹泻、腹痛、便血、腹胀,要考虑药物所致肠道反应并损害肠道微生态,重建肠道微生态可能是治疗的一种选择。

  观点5:判断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已经被证明的常识可循,病原微生物检查阳性是判断依据

  (1)如果在粪便中检出有毒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耐药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是判断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直接证据。

  (2)如果在肠道检测到巨细胞病毒感染、肠道侵袭性真菌感染,是判断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直接证据。

  观点6:判断肠道微生态失衡有已经被证明的常识可循,一些疾病状态是依据

  (1)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消瘦、营养不良,要考虑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关键原因的可能性。

  (2)糖尿病是肠道微生态失衡的重要风险因素。

  (3)高龄是肠道微生态失衡的重要风险因素。

  (4)肿瘤状态,特别是处于肿瘤中晚期的状态,本身就是肠道微生态失衡的风险因素。

  四、治疗篇

  观点1:肠道微生态重建是一个包含多种技术和手段的概念

  (1)有助于肠道微生态重建的方法包括抗生素、粪菌移植、选择性菌群治疗、噬菌体治疗、益生菌、益生元的治疗。

  (2)粪菌移植最大程度将来自健康供体的肠道微生物群系移植到患者肠道,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重建肠道微生态的治疗对肿瘤本身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专家组制定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认为粪菌移植的新技术发展阶段是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其主要价值在于大幅度降低发热等不良事件的减少,主要在中国应用。

  (3)选择性菌群移植的代表性技术是孢子群治疗技术,主要在美国用于预防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复发。

  (4)噬菌体治疗目前用于难治性感染的治疗,临床极少用。

  (5)益生菌和益生元在临床广泛应用,疗效相对较弱。

  (6)抗生素既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因素,也是重建肠道菌群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清除敏感病原菌,恢复肠道微生态。

  观点2:肠道微生态重建对肿瘤治疗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1)前沿研究证明,健康的肠道微生态能提高肿瘤免疫治疗、化疗、放疗的敏感性和疗效,主要证据来源粪菌移植。

  (2)粪菌移植的研究充分证明了整体肠道微生态重建对肿瘤治疗的贡献,其他旨在改变肠道微生态的相对局限性措施(如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不能与其划等号。

  (3)前沿研究证明,粪菌移植主要用于增加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的疗效、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救治,以及挽救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相关性肠炎、放射性肠炎、靶向药导致的肠炎等。

  观点3:肿瘤治疗过程中遇到肠道感染,要想到优先消除感染

  (1)肿瘤合并肠道感染、腹泻,尽管选择抗生素治疗相对简单,但与抗生素相比,粪菌移植可能为身体带来更多的获益,也就是粪菌移植能发挥“一石二鸟”的作用。

  (2)对肿瘤患者实施粪菌移植,不能照搬照抄通过口服胶囊、胃镜、灌肠等途径进行粪菌移植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方法和效果,而是需要整体考虑给入途径、剂量、频次、时机,以及清除病原菌之外的可能获益等因素。

  观点4:肠内营养与粪菌移植相得益彰

  (1)要重视早期保护肿瘤患者的肠道功能,不宜等出现肠道症状、营养不良后再处理。

  (2)预防营养不良和尽早治疗营养不良是控制肿瘤的关键基础,菌群移植、肠内营养是提高营养治疗效率的关键手段。

  观点5:肠道微生态治疗的安全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1)微生态治疗的安全性是相对的,即便是经典的益生菌,在不当使用时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2)粪菌移植是医疗技术,中国的法规和国家在粪菌移植方面的技术标准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合法的粪菌移植应该是来自于医院,并由在医院执业的医师实施。

  观点6:给入途径的选择涉及安全和疗效

  (1)如果小肠和/或结肠运动障碍、梗阻,益生菌、粪菌移植经口服、鼻胃管途径给入可能会导致无效、反流、误吸等后果。

  (2)如果十二指肠、空肠近段运动障碍、梗阻,在鼻空肠管、造瘘管成功跨越小肠的狭窄、梗阻段时,益生菌、粪菌移植可以经此给入,否则会导致无效、细菌在小肠过度生长、反流、误吸等后果。

  (3)如果小肠中段、小肠远段和结肠运动障碍、梗阻,益生菌、粪菌移植不可以经鼻空肠管、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途径给入,否则会导致无效、细菌在小肠过度生长、反流、误吸等后果。

  (4)面临影响胃肠道从口向肛门方向的运动和传输,可以选择结肠途径给予益生菌、粪菌移植,包括普通灌肠、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等途径的重复给入。

  观点7:微生态治疗的时机,早比晚好

  (1)如果是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为目的,菌群移植在放疗、免疫治疗、化疗之前实施,至少提前1天。

  (2)如果是为治疗放射损伤,宜早不宜迟,早治早获益。

  (3)如果是治疗肿瘤合并的营养不良,早行微生态治疗能提高肠内营养的效率。

  (4)微生态治疗与传统的肿瘤治疗均不冲突。

  观点8:大众的知识重构和患者的肠道微生态重构同等重要

  (1)人类对肠道微生态的认识还很有限,不适合用化学药和生物药的“点对点”逻辑去理解重建肠道微生态治疗肿瘤的原理。理解微生态医学需要整体观。改变认知方式,是微生态医学科普教育面临的难点。

  (2)对微生态的认识不足,不只是存在于没有接受医学教育的人群,调查研究显示,不少的医学专业人士也存在认知不够。

  观点9:细胞培养、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作为肿瘤治疗的决策证据

  (1)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的结果,具有科学推理的价值,但是,不能作为临床治疗的直接决策证据。一些媒体报道这些研究成果的时候可能有意无意夸大其对临床医学的价值,读者应审慎的理解。

  (2)临床研究的科技论文可以作为临床特殊治疗建议的参考依据。一些媒体报道这些研究成果的时候可能有意无意夸大了其对临床医学的价值,读者应审慎的理解。

  五、康复篇

  观点1:保护肠道微生态是肿瘤综合治疗中需要长期考虑的重要要素

  (1)多学科综合治疗是全世界公认的肿瘤最佳治疗策略,保护肠道微生态或重建肠道微生态是应该考虑的重要要素,但是这方面在过去常被忽略。最近的研究证明,肿瘤免疫治疗前使用抗生素是影响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抗生素的类型、使用时长、使用的必要性,是医生和患者都需要严肃对待的临床决策。

  (2)中医药在调节肠道微生态方面有重要作用,一些中药是依赖肠道菌群加工生成新的物质发挥作用。

  观点2:重建肠道微生态是加速肿瘤康复的重要出路

  (1)肠道微生态重建能加速肿瘤患者康复,包括改善营养、调节免疫、减少并发症和提升生活质量等。

  (2)肿瘤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腹胀、便秘、腹痛、消瘦、乏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应该考虑药物导致的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肠道微生态重建可能治愈。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