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南方周末专访】樊代明院士:从根源上降低癌症发病率
2024-02-05 15:45

  中国的癌症现状呈现出独特的“三高一低”的严峻形势,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和低生存率。

  临床上,我国一直沿用国外指南诊疗,国外的肿瘤诊疗指南对我们固然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我国人种、生活习惯、自然环境不同,不能照译国外指南。

  我一直说病人首先是人,你医治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情感的人,不是一个器官,更不是一个小小细胞或小小分子。我主张医生和病人要相互帮助、相互成长、相互助力、共同作战。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

  有一组疾病,可以从身体的多数器官或组织发生,发生时异常细胞不受控制地增长,超出其通常的界限,甚至能亲手宣告一个生命的凋零。

  这就是癌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癌症已成为全球主要死因之一,2020年近1000万例死亡由癌症导致。最常见的癌症是乳腺癌、肺癌、结肠和直肠癌以及前列腺癌,每年新发人数均超百万人。

  为了呼吁全球各界重视癌症研究、预防和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将每年的2月4日定为“世界癌症日”(World Cancer Day)。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CACA)理事长樊代明,一直致力于包括消化肿瘤在内的癌症防治事业。2018-2022年期间,樊代明院士在UICC担任了两届常务理事。

  “癌症疾病负担沉重,不同地域之间的癌症诊疗差距明显,中国一直在通过各种措施,努力缩小这种不平衡,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樊代明院士作为西太平洋区域代表,在UICC发布的2024年世界癌症日报告中提到。

  2024年2月初,世界癌症日来临之际,南方周末记者专访了樊代明院士。

  提高癌症五年生存率

  南方周末:中国肿瘤防治现状如何?

  樊代明:中国肿瘤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持续开展,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肿瘤登记、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全面推进,整体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2022年,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40.5%上升到了2022年的43.7%,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南方周末:从全球来看,中国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什么水平?

  樊代明: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癌症发病人数较多。从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的数据看,中国的肿瘤新发病数457万例,约占世界的24%,肿瘤死亡数300万例,约占世界的30%,均是全球第一。但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处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中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癌谱向发达国家癌谱的过渡阶段。根据国家卫健委披露的情况,像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这些年都在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高发的,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等,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

  在这个阶段,简单来说,中国的癌症现状呈现出独特的“三高一低”的严峻形势,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和低生存率。无论是恶性肿瘤的筛查、规范诊疗还是病人康复等方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做好了才能提高癌症五年生存率。

  南方周末:《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您怎么看?

  樊代明:长期以来,我国在现代医学发展之路上,跟踪的多,创新的少,尤其是我国医学源头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离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我们每两个癌症病人中就有一个需要借钱看病,大约每十个癌症病人中又有一个因为缺钱而不得不放弃一些治疗手段。

  这是痛苦的现实。最好是从根源上降低癌症发病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公众癌症认知,呼吁健康生活,定期体检,降低筛查成本,有效提高肿瘤早诊早治率。

  基层是抗癌的“最后一公里”

  南方周末:您长期关注肿瘤临床诊疗不规范的问题,有什么值得推广的解决办法?

  樊代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肿瘤诊疗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医生毕业后很难得到长期、先进、系统的临床培训,诊疗均质程度较低。

  基层是“最后一公里”。为了让不同区域的病人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我国应在肿瘤临床诊治规范化和同质化推广应用方面发力,让不同地域的大小医院都能按照规范去诊疗,降低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

  南方周末:基层医院在肿瘤防治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可以举个例子,谈谈基层肿瘤防治的困境吗?

  樊代明:大家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但其实基层医院才是离市民最近的,却面临肿瘤患者留不住的困境。基层医院应建立基层肿瘤康复整合诊疗体系,包括肿瘤治疗中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

  以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为例,我们协会根据绍兴市的高发瘤种、医院开展的适宜技术,组织CACA指南专家团队进行需求引导,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院品牌建设以及临床支持系统建设等精准帮扶,为医院患者提供全程式、一站式整合型医疗服务,形成“关口前移、重心后延、诊疗扎实、兼具特色”的医院学科发展新格局,实现“补齐短板、突出长板”的医院品牌建设新定位。最终,打造完成以“防、筛、诊、治、康”全程服务管理为特色的“CACA中心”建设,医院发展了,病人获益了,形成了肿瘤防治事业从“大医疗”的整合到“大健康”的整合,从聚焦肿瘤诊治,到整合“防治”,从聚焦肿瘤疾病的“康复”到打通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康养”。“绍兴样板”是肿瘤防治的未来模式之一。

  南方周末:临床上已经有一些关于肿瘤的医学指南,为什么中国抗癌协会还要出一份指南?

  樊代明:我们的初衷是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纳入中国研究,注重中国特点,兼顾医疗可及性,体现整合医学思维,出一份兼具中国特点和国际视野,适合中国人群的肿瘤指南规范体系。

  临床上,我国一直沿用国外指南诊疗,不是所有指南都水土相和,国外的肿瘤诊疗指南对我们固然有一定作用,但由于我国人种、生活习惯、自然环境不同,不能照译国外指南。

  因此,要提高我国的肿瘤防治水平,就需制定好适合中国本土的诊治指南,用于临床工作及人才培养。2022—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组织13000多位专家编写,300余位院士评审,涵盖了97%以上的中国肿瘤疾病谱。

  南方周末:中国抗癌协会出指南后,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樊代明:未来三年内,协会计划通过CACA肿瘤防治服务体系,覆盖超半数的全国地市级县级相关医疗机构,不断提升基层肿瘤防治水平。

  目的旨在打造以县级医疗机构为主导把好“防筛关”、地市医疗机构为主导把好“诊断关”、省级医疗机构为主导把好“治疗关”、全国各地康养基地为主导把好“康复关”,统称为“四关”的适合国情的肿瘤防治创新体系。

  最终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医生与病人要共同作战

  南方周末:您曾提到,“当医生只会做手术不懂心理,那就是兽医;当医生不会做手术只会用心理来忽悠人,那就是巫医”,这怎么理解?

  樊代明:大家现在进医院看病,不都是这样的嘛,机器一开动,给你检查完了,医生看看检查结果,说你得病了你就得病了。这种纯粹依靠机器的医学,它怎么会有温度?

  我一直说病人首先是人,你医治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情感的人,不是一个器官,更不是一个小小细胞或小小分子。

  自从科学家发现了病毒、细菌、癌细胞,我们将其视作敌人,天天缠斗,斗得过来吗?结果是我们必须与之共存。

  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我主张医生和病人要相互帮助、相互成长、相互助力、共同作战。

  南方周末:今天是2024年的世界癌症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立春,普通人想要在新的一年预防癌症,您有哪些生活方式方面的建议?

  樊代明:癌症的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积累的一个慢性过程,但癌症也是一类可防可控的疾病,大约40%的癌症可以通过控制癌症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等得以避免。

  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从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避免阳光暴晒做起。我经常受邀去讲营养与健康的话题,我都会说,其实人们最需要的不是那些最先进的东西。

图片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