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学术会议  >  会议动态
回顾|【尖峰时刻】妇科肿瘤免疫治疗MDT论坛(第六期)成功举办
2022-12-30 03:25  稿源: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2022年12月19日,“尖峰时刻-妇科肿瘤免疫治疗MDT论坛”第六期于线上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刘子玲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刘子玲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对到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张国楠教授表示,免疫治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耀眼成绩,在部分患者中展现了惊人疗效。本次会议将学习妇科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沿知识,同时分享讨论临床病例。希望本次会议能够给参会同道带来满满干货,助力临床实践。

图片

  会议回顾

  01 直击前沿

  主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友忠教授

  从研究文献中看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理念

  讲者:云南省肿瘤医院 伍小柳教授

图片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许多癌种中展现了较好的疗效。GeparNuevo研究显示,免疫治疗的长期效应给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长期iDFS、DDFS和OS获益。DREAMseq试验也证实免疫治疗的长期效应。免疫治疗宜早不宜晚。CheckMate-358显示,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用于一线治疗的ORR高于二线或后线;SWOG S1801试验显示,免疫新辅助治疗组的2年EFS高于免疫辅助治疗组(72% vs 49%),且OS趋于获益。

  免疫治疗广泛应用的同时,irAE的管理也不可忽视。有研究认为,irAE与更好的预后相关。多项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显示,发生irAE的患者mPFS、mOS长于未发生irAE的患者。而且,几项研究证明,irAE使用激素不影响患者预后。

  02 尖锋时刻

  主持:张国楠教授、刘子玲教授

  卡度尼利治疗宫颈癌病例

  讲者:江苏省肿瘤医院 房奕辰教授

图片

  患者,女,37岁,因“接触性阴道出血2周”于2022年2月18日入院就诊。妇查示宫颈肥厚,结节状;HPV16阳性;术前临床分期IB1期。初次治疗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大体标本示侵犯肌层,右侧盆腔淋巴结见转移癌。术后诊断宫颈鳞癌IIIC1p期。术后行盆腔外照射,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期化疗4程。7月13日,PET-CT示患者盆腔复发;CA199、CA153升高。基因检测示患者不适用于靶向治疗、MSI/dMMR和TMB免疫治疗。患者PD-L1表达阳性,行卡度尼利单抗免疫治疗5周期。

  讨论

  四川省肿瘤医院樊英教授回顾了该病例的诊疗经历。免疫治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多以联合治疗为主。

  四川省肿瘤医院周凤智教授表示,该患者应当是治疗未控制,而非复发。由于肿瘤最大直径≥2cm,临床分期应为IB2期。

  四川省肿瘤医院刘红教授认为,妇科肿瘤的化疗方案铂类一般选择顺铂、卡铂。

  四川省肿瘤医院王登凤教授表示,手术范围或许可能扩展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对于化疗未控的患者,或许免疫治疗采取联合治疗方案。

  张国楠教授认为该患者临床分期为IIIC1r期,治疗以同步放化疗为主。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景宇教授表示,患者术前影像学评估的肿瘤大小不太可靠,术后随访尽量选择MRI。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在影像学评估是难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陈晨教授建议对该患者左肾积水进行控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玲教授对该患者术后放疗的方案进行点评。未来或许考虑进行粒子植入,减少输尿管的压迫。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汪海娇教授认为,该患者肿瘤较大,手术范围扩展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卵巢癌疑难病例

  讲者:四川省肿瘤医院 王登凤教授

图片

  患者,女,47岁,因“腰背部胀痛3月”于2022年10月15日入院就诊。影像学检查是盆腹腔占位。CA125、CA199升高。盆腔穿刺示交界性粘液性肿瘤。除外胃肠道肿瘤。初步诊断:盆腔包块待诊:卵巢癌IV期全身多处广泛转移?腹水细胞学提示腺癌细胞。左前臂肌肉结节穿刺示卵巢来源的宫内膜样型癌,伴粘液分化。由于PDS难以达到R0,行紫杉醇+卡铂+贝伐珠单抗NACT (目前已经行2程,拟行3程),同时予以唑来膦酸。

  王景宇教授就子宫内膜样癌的影像学辨别诊断进行分享。影像学诊断在术前评估可以起到提示作用,但最终以病理诊断为主。

  陈晨教授表示,卵巢癌肌肉转移不常见,但存在。结合该病例的免疫生物标志物,免疫治疗可以加上。

  高玲教授建议对该患者骨转移病灶进行放疗。此外,对于肿大淋巴结压迫输尿管也可以进行局部治疗。

  汪海娇教授分享了极晚期子宫内膜癌病例的诊治经验。该病例目前或许还未到手术时机,建议继续新辅助治疗,同时考虑HER2等靶点的检测。

  张国楠教授表示该病例下一步考虑进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控制。

  子宫内膜癌疑难病例

  讲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陈晨教授

图片

  患者,女,58岁,因“阴道流血1周”于2017年9月就诊。刮宫病理示子宫内膜癌,中分化。HE4升高。影像学检查见子宫体内膜不均匀增厚,宫底部肌层受累超过1/2。初始诊断子宫内膜癌IB期。2017年10月行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诊断子宫内膜样腺癌IB期G2(pT1bN0M0)。术后行放疗。2019年8月,患者因咳嗽就诊于当地医院,肺部CT示双肺转移。PFS1 20个月。行TC方案6程,疗效评估PR。2020年8月,双肺多发小结节病变体积增大,数目增多。基因检测NTRK阴性,PD-L1<1%,未检测出错配基因变异。更改化疗方案为白蛋白紫杉醇+洛铂+贝伐珠单抗6程,序贯贝伐珠单抗。疗效评估PR。2021年8月,患者因“颈部包块”返院,病例穿刺见腺癌浸润,ER(2+),PR(3+)。基因检测未检出靶向治疗敏感突变,MSS。患者进行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6程,疗效评估PR。后续进行颈部淋巴结放疗,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维持治疗。

  樊英教授表示,该患者初次治疗时术后辅助放化疗,或许疗效会更好。患者初始治疗使用化疗或许可以延缓患者肺部转移病灶的进展。而患者盆腔一直未发生复发,说明肿瘤对放疗敏感。

  周凤智教授认为,可考虑进行内分泌治疗,孤立颈部淋巴结转移可加入放疗,与免疫治疗协同。免疫治疗使用越早疗效或许更好。

  张国楠教授表示,该病例需要复查病理。出现远处转移,或许是II型子宫内膜癌。

  03 总结

  最后,张国楠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妇科肿瘤诊疗需要规范化治疗。免疫、靶向治疗均有其相应的生物标志物和伴随诊断标准,在临床应用时应当严格按照适应症进行。在规范性的基础上,兼顾个体化治疗。免疫治疗确实给宫颈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后续还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刘子玲教授表示,妇科肿瘤的初始治疗是最重要的,而肿瘤治疗全程管理时也应注意排兵布阵。本次会议聚集国内2个顶尖MDT进行病例讨论,相信参会的专家同道们均获益良多。

图片

  扫码观看视频回放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