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协会动态  >  省市抗癌协会动态
第十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第二日精彩来袭
2022-12-07 05:31  稿源:广东省抗癌协会

  2022年12月2日~3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癌症通讯》(Cancer Communications )杂志联合主办的第10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正式召开。

  本次大会继续秉承“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题,重点关注国际肿瘤学术研究前沿进展动态,邀请多名院士及著名肿瘤学专家,通过多场报告,为从事肿瘤学研究和防治相关工作的学者提供展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图片
图片

  院士名家论坛精粹

  第一单元

  论坛第一单元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韦玮教授共同主持。

图片

    

  中国癌症流行趋势与防控工作进展

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中国癌症流行趋势与防控工作进展”为主题,基于大量癌症研究数据,总结介绍了中国癌症流行现况、中国癌症趋势变化、中国癌症生存现况及中国癌症防控工作等方面内容。赫捷院士提出,我国癌症负担日益加重,我国癌谱现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以发展中国家高发为特点的上消化道癌症发病率高居不下,以发达国家高发为特点的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发病率迅速上升。同时也存在着城乡差异较大,地区分布不均衡,癌症防控形势严峻的难题。近年来经过无数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有很大提升,已明确体现在统计数据中,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针对现状,国家肿瘤防控工作机制及网络初步形成,国家及省级癌症中心逐步成立,主要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广泛开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医学基础。

  癌症研究新视角 风雨兼程二十年

图片

  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首先回顾了肿瘤细胞生物学概念,从肿瘤来源、肿瘤发生发展、肿瘤细胞基因组特点、细胞死亡的多种形式、国际肿瘤细胞学前沿进展几方面总结近几十年间癌症研究历史。陈院士提出,基于细胞生物学表型特征,肿瘤主要受CDK、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免疫抑制性受体和激活性受体及多组学分子网络等恶性行为调控。会上陈院士汇报了所带领研究组近年间十几项肿瘤领域重大发现,为国际癌症综合治疗的未来方向提供了新策略、新方法。最后,陈院士表示,全球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全体抗癌工作者和科学家仍然需要团结奋斗,勇于前行,真正让癌症成为历史。

  肝细胞癌精准外科治疗

图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介绍,中国工程院攻克肝癌行动计划项目正在逐步开展中,该项目旨在集成最新实践和优秀研究成果,系统规划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的肝癌防治策略,使精准医学和智慧医疗双擎驱动,为深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明确可行的实施目标。随着精准外科时代的来临,21世纪精准肝切除核心理念为最大化清除目标病灶、最大化保护剩余肝脏及使手术创伤最小化,要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可量、可视、可控的成熟精准肝脏外科技术体系,要求医生立体量化评估目标病灶和器官,准确应用现代光导和成像技术,精确掌控微创外科技术。董院士指出,肝细胞癌的治疗已进入精准治疗时代,精准肝切除术可提高肝癌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转化治疗使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肝癌患者获得了治愈性的手术机会,为肝癌领域学者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和新启示。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图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洪兵院士提出,与国际比较,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高位,呈现传统高发恶性肿瘤和发达国家高发肿瘤的发病率均较高的双重疾病负担。吸烟、饮酒、肥胖、饮食因素、缺少体力活动、病原体感染、空气污染、遗传、心理等为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除遗传外,均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戒烟、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致病菌感染等一级预防措施及高危人群筛查和早诊早治等二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肿瘤的疾病负担。全球暨中国癌症防控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实施将为肿瘤防控提供政策支持,肿瘤流行病学机遇与挑战并存。

  院士名家论坛精粹

  第二单元

  论坛第二单元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金华教授、孙颖教授共同主持。

图片

  机器人助力骨科新技术革命

图片

  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士机器人技术的历史发展背景引出了骨科领域机器人的国际探索历程及临床骨科机器人的应用现状。现代骨科发展存在术者是视觉能力和动作控制存在局限,三维精准设计无法连接到实际手术等核心问题,田院士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历经15年艰苦攻关,2000余次的设计和实验的失败后,成功自主研发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天玑是全球唯一覆盖13个部位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临床精度和配准方式数量上均领先国际,田院士分享了在天玑辅助下临床成功完成的罕见疑难经典病例和在5G技术辅助下的远程手术开展经验。他提出,安全是骨科机器人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机器人无疑带来骨科技术新革命,但仍需要重视和解决医工合作、伦理及机器人手术资质等具体问题,机器人发展的奇点也许会到来,研发者们应做到克己复礼,坚守道德高标准规则要求,未来人类与机器人平衡发展模式应掌握在人类手中。

  浅谈肿瘤的病因研究和早期诊断

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邬堂春院士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强调了面向人民健康、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他提出,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健康中国的重大需求,发现疾病的重大病因,找到早期诊断指标,减少患者过早死亡率是医学的根本目标。邬院士通过研究团队大数据样本库的结果分享,深入阐述了研究与预防实践对肿瘤病因研究和早期诊断的作用,并对肿瘤防治和肿瘤筛查在专业及生活方面的有效举措给出具体实施建议,同时希望未来通过病因研究助力建设健康中国,为人类抗肿瘤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眼恶性肿瘤发生、诊断和治疗研究

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院士通过分析我国眼肿瘤统计数据表示,改善眼肿瘤诊治现状任重道远。近年来,范先群院士团队针对眼恶性肿瘤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展开大量研究,研究团队发现了RB1和MYCN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眼恶性肿瘤“陷阱修饰”学说,阐明了染色体构象调控和RNA甲基化的促癌作用。团队还开展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底筛查、液体检测、构建微小肿瘤病灶荧光检测和预警系统,实现了微小眼肿瘤的早期检测。此外,团队在眼肿瘤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新方案、新技术,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范院士提出,未来眼恶性肿瘤的研究可集中于建立双靶点基因方法,寻找靶向代谢关键因子,提高抗PD-L1免疫治疗的响应水平上。

  分会场掠影

  第10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

  大会第二日,肠癌分会场、乳腺癌分会场、基础与转化(二)分会场、鼻咽癌分会场、食管癌分会场、肿瘤专科联盟青年论坛分会场成功举办,多位学者于线上热烈交流、发表精彩看法,为广大与会学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第10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共设置2个主会场,12个分会场,特邀13位院士,92位全国知名学者授课演讲,101名专家参与现场主持讨论,在热烈的学术交流氛围中本次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名家云集,华山论剑,汇集先锋思想,点亮智慧火花,本次大会为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为实现肿瘤医学研究创新和整体诊疗水平持续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精彩!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