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抗癌协会承办的“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儿童肿瘤专场”活动隆重举办。
活动以“儿童肿瘤整合诊治(MDT to HIM)前沿”为主题,由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主持,特邀施一公院士、李兰娟院士、王红阳院士、陈国强院士、李校堃院士、谭蔚泓院士进行点评,指南编委汤永民、竺晓凡、汤静燕、段超、王焕民、刘志凯等教授,就医学界和公众最关注的肿瘤之一——儿童肿瘤全程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聚焦“指南(“规范性”)-前沿(“创新性”)-展望(“前瞻性”)”的核心学术观点,开展系统、精彩的专题讲座。
中国抗癌协会所属93家分支机构、31个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全国各地医疗机构480余家、110余家康复会均集中组织观看。中国抗癌协会客户端及69家媒体参与直播,累计1154家媒体对本场活动进行报道,全国在线观看总人数502.3万人次。
一、开幕致辞
大会主席樊代明院士强调,指南制定并非心血来潮,中国病人有中国病人的特点,中国医生有中国医生的经验;不是所有指南都是一成不变,不能等待别人更改后我们才有指南;不是所有的人都按指南办事,必须要有中国自己的指南规范指导。指南的制定也并非空穴来风,中国有非常雄厚的基础,中国抗癌协会组织2266名专家,历时1年多,编制成综合53种肿瘤的指南,吸取了中外各种指南的长处,规避了短处,更突出了中国的独到之处。
樊院士指出,中国抗癌协会作为我国肿瘤学界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一级协会,自2017年换届以来,重点完成建大军、开大会、写大书、办大刊、立大规、开大讲六件大事。
CACA指南将与NCCN、ESMO指南优势互补、三足鼎立、并驾齐驱。通过介绍儿童肿瘤的概况、现状、方向体现出“Frontiers”;“MDT to HIM”强调注重整合理念,组建多学科整合诊治团队,制定个体化整合诊治方案,最终实现最优化整合诊治效果。
二、CACA指南精读
01
儿童肿瘤概述
汤永民教授表示儿童肿瘤是儿童时期的少见病/罕见病,但它们严重危及患儿的健康和生命。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儿童肿瘤的种类有所变化,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成人肿瘤。
汤永民教授还介绍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RMS)在我国儿童肿瘤发病中的占比分别为21%和2%。此外,汤教授重点指出CACA指南的特点:①涵盖“流-诊-治-康”各方面内容;②突出精准分型和分层;③揭示儿童ALL的高生存率;④专业性强,通俗易懂,适用面广泛。
02
ALL的诊断分型
竺晓凡教授指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复杂且具有遗传易感性,主要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因素、化学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由“驱动”基因学说、“二次打击”学说、白血病干细胞和前白血病干细胞学说、白血病复发“克隆起源与演化”学说和白血病甲基化异常调控研究作为支撑。发病机制的研究为诊治提供了新思路,是分层的基础;整合诊断对分层治疗意义非凡,通过整合诊断和分层标准进行适度治疗,有利于提高疗效,降低毒性。
03
ALL的现代治疗
汤静燕教授介绍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与成人肿瘤的差异、CACA-CCCG-2015-ALL多中心合作方案的结论:①达沙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于伊马替尼;②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维持阶段后期,可省略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治疗,降低毒副作用;③无需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行颅脑放射治疗,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基于临床危险分层,CACA指南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低、中、高危组患者分别推荐了不同的规范化治疗方案。
04
儿童ALL的康复及随访
汤永民教授表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结束后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重点在于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倡行中医调理、心理疏导和支持治疗、预防接种管理、长期随访等康复治疗,但不提倡给孩子特殊的补品或营养品。经过联合化疗及化疗后的康复治疗,85%以上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被彻底治愈。
05
儿童横纹肌肉瘤(RMS)概况
汤永民教授明确了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发病率不高,但危害性大。
汤永民教授重点强调了CACA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指南的特点:①全方位涵盖了RMS的“流-筛-诊-治-康”各方面内容;②适合于我国具体国情的临床实践指南;③突出多学科联合、个体化治疗、贯彻 MDT to HIM的原则和理念;④适用人群广、专业性强。
06
RMS的诊断及系统治疗
段超教授详细介绍了RMS的病因、临床表现、精准诊断、辅助检查、分型分期和危险度分组。她强调RMS的治疗应注重整合治疗,权衡利弊,关注患儿的长期生活质量;以化疗为基础,放疗、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和分层治疗为治疗原则。CACA指南中对横纹肌肉的瘤低、中、高危组,难治复发组,中枢侵犯组分别推荐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07
RMS的局部治疗
王焕民教授阐述了RMS不仅需要全身治疗,也需要局部治疗——手术治疗。由于软组织肉瘤的病理诊断很困难,因此CACA指南建议在治疗前应该先行活检。CACA指南主张合适时机,恰当手术、无血无瘤,分块切除、器官保存,功能重建的手术原则。并且,根据儿童横纹肌肉瘤不同的发病部位,手术原则也不尽相同。
08
RMS的放射治疗
刘志凯教授阐述了放射疗法治疗RMS的优点及不足,放疗与手术治疗的衔接、与化疗的配合治疗。根据儿童横纹肌肉瘤的特点,CACA指南建议模拟定位,精准放疗,对于特殊患者行个体化定位。针对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不同病灶,指南明确了不同的放疗照射范围。根据不同的危险度分组,指南推荐不同的放疗处方剂量。在实施放疗时,指南强调需注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09
RMS的预防及康复
汤永民教授建议RMS治疗结束1年内,患者可行1次复查/3个月,2-3年,患者可行1次复查/4个月,后逐渐延长。CACA指南推荐的随访内容包括:原发病的监测、合并症的监测、器官功能、生长发育等,停药早期重点监测原发病,随访后期需要关注器官功能、发育、社会心理及第二肿瘤的发生,搭配中医中药进行康复治疗。未来,儿童横纹肌肉瘤诊治的发展方向是精准诊断、细化分层、注重整合,为每一位患儿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三、院士点评
01
陈国强院士
陈国强院士指出,CACA指南体现了儿童肿瘤诊断的分子化和治疗的精准化,有效预防儿童肿瘤的发生并提高诊治的有效率。儿童肿瘤与成人肿瘤不同,在规范随访、心理康复方面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在此基础上,降低儿童肿瘤发生率和提高儿童肿瘤的治愈率,未来可期。
02
王红阳院士
王红阳院士表示,儿童肿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仍存在挑战。一方面,虽然有生物学、感染、物理、遗传等致病因素,但在病因和发病机制等方面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所以加强分子机理的基础研究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为了优化儿童肿瘤治疗方案,更好地延长远期疗效,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来完善儿童肿瘤的分子标志物,这也为早诊、分子分型、治疗和随访监测提供了基础。
03
李兰娟院士
李兰娟院士指出,CACA指南总结了大量临床试验的研究成果,体现了MDT to HIM的整合诊疗理念,为儿童肿瘤的临床诊疗提供了高水平指导。李兰娟院士还强调,应重视感染和免疫的关系,免疫系统的变化等问题,从患者自身微生态变化的角度对儿童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04
李校堃院士
李校堃院士表示,CACA指南的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仍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完善:①深入探讨儿童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突变之间的紧密关系;②随着分子研究的发展,药物研究也发展迅速,儿童肿瘤用药需要思考的侧重点、影响因素与成人肿瘤用药的不同之处;③将对指南规范的学习体现到日常的教学中,将各学科融合在一起,使CACA指南更加完善、先进。
05
谭蔚泓院士
谭蔚泓院士认为,利用多个肿瘤标志物相结合进行整合诊断,精简其它检查项目,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简便的诊疗。除此,还要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临床问题与基础研究相结合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使CACA指南能够更好地推动儿童肿瘤的精准诊疗。
06
施一公院士
施一公院士指出,我国儿童肿瘤年发病率10~15/10万,每年平均3万儿童新诊断为恶性肿瘤。目前我国儿童肿瘤的治疗在肿瘤靶点发现与结构解析、上下游生物学功能效应、创新药物发现、创新诊疗方法开发等多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基础科研与一线临床相结合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使我国在儿童肿瘤领域位于世界前列。 本次CACA儿童肿瘤整合诊疗指南的发布,为中国儿童肿瘤的规范化防治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四、大会总结
樊代明院士强调,首先,由于儿童免疫系统不成熟等原因,儿童肿瘤与成人肿瘤存在诸多不同,我们应该重视并总结儿童肿瘤的特征。其次,结合儿童自身特点,提高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从而提高药物的抗癌效果,防止伤害儿童健康的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