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县域肿瘤综合诊疗能力提升项目·浙江省启动会议,通过远程形式正式召开。中国抗癌协会王瑛秘书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孔灵芝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赵文华主任,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书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裘云庆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继教及科技服务部阎昭部长,浙江省肿瘤医院杨红健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文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傅佩芬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占红教授,罗氏制药中国全国县域发展负责人罗志勇先生,以及来自浙江东阳、瑞安、慈溪、临海、衢州市的各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与会;共同启动县域肿瘤综合诊疗能力提升项目在浙江的落地工作。
(从左到右:中国抗癌协会阎昭部长、中国抗癌协会王瑛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赵文华主任)
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赵文华主任主持。中国抗癌协会王瑛秘书长,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书记,罗氏制药中国全国县域发展负责人罗志勇先生分别代表项目主办方、浙江地区抗肿瘤领域医疗机构和社会支持机构进行了开场致辞。
王瑛秘书长首先代表中国抗癌协会对浙江省各级机构高度重视肿瘤防治工作,和参与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达了感谢,并对中国抗癌协会在肿瘤领域开展的“建大军、开大会、写大书、办大刊、立大规、开大讲”六件大事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汇报。王瑛秘书长讲到县域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是强基层的核心,希望通过项目开展,将规范化的县域肿瘤防治理念向基层推广和普及,带动各地区学术水平的巩固,全民抗癌意识的提升,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最后对积极推动项目工作的各级机构和支持单位罗氏制药热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启动会圆满成功。
程向东书记主要阐述了浙江省肿瘤防治策略和现状,同时,说明了浙江省县域肿瘤诊疗能力整体需要提升的环节,主要表现在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最后肯定了项目在浙江省落地和推广,将对浙江省整体的肿瘤防治能力提升发挥巨大的作用。
罗志勇先生表达了罗氏积极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责任和使命,希望通过与中国抗癌协会和各级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和协作,帮助县域医疗机构解决现实问题,真正让患者能够实现早发现、早诊、早治疗。
齐心协力
开启浙江省县域肿瘤综合诊疗能力提升项目
为了更好的推动分级诊疗制度,推动癌症的机会性筛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中国抗癌协会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县域肿瘤综合诊疗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目前已在全国22个省市60余医疗机构开展调研和意见征集工作,并成功的推动了科普旗舰基地搭建、数字化乳腺癌风险评估推广和健康科普巡讲、义诊等工作,惠及近万名基层患者,大幅度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公众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
此次启动项目正式落点拓展试点浙江省5个城市(温州瑞安市、台州临海市、宁波慈溪市、金华东阳市、衢州市)的6家试点医院,分别是东阳市人民医院、瑞安市人民医院、慈溪市人民医院、临海市妇幼保健院、江山市人民医院、开化县中医院。将通过体系优化、模式创新和技术赋能等方式,紧扣“三级预防”县域癌症“三早”的模式,整合服务项目与流程,探索建立癌症防治医防融合服务新机制。依托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关注县域医疗机构的肿瘤综合诊疗管理,让更多患者得到最终获益,帮助县域医疗机构建立优化的诊疗流程,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升基层癌症诊疗能力,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6家试点医院均派出单位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并在后面的环节分享各自经验,瑞安市人民医院专门成立了三早团队,由院长带领团队参加本次会议。
(县域肿瘤综合诊疗能力提升项目·浙江省正式启动)
(全体与会专家线上合影)
明确方向
科学部署规范实施 优化县域肿瘤防治体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裘云庆副院长担任主题分享环节主持,分别邀请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孔灵芝副会长兼秘书长,和中国抗癌协会阎昭部长,就健康中国视角下县域肿瘤防治工作开展策略,和项目背景、规划、展望进行分享和交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裘云庆副院长)
孔灵芝副会长进行了《健康中国视角下的县域肿瘤防治》分享。首先,明确了要以健康中国为顶层设计,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以“健康中国行动”为推进抓手的整体策略,去构建大国民健康保护体系。其次,阐述了我国恶性肿瘤防控的总体难点和应对策略。并进一步明确了县域肿瘤防治工作的整体方向,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了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参考。
为了项目更好地落地和推广,阎昭部长从项目背景出发,阐述了中国抗癌协会于2019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县域肿瘤综合诊疗能力提升项目”的初衷和愿景。然后,详细介绍了项目整体规划和总体目标,通过科学的工具,专业的队伍,规范的流程,提升公众防病意识,优化优化肿瘤防治体系和服务流程,加强肿瘤“三早”工作技术赋能,探索支付创新。并对项目试点的社区模式和管理路径进行了清晰地介绍。
区域联动
医联体肿瘤一体化防治体系管理
浙江省肿瘤医院杨红健教授担任本环节的主持,分别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文军教授,和东阳市人民医院王维凯副院长,瑞安市人民医院三早团队,慈溪市人民医院魏晓捷副院长,临海市妇幼保健院朱倩副院长,江山市人民医院王伟华院长,开化县中医院张晓群院长,就医联体肿瘤一体化防治体系管理进行分享和交流。
陈文军教授通过2020年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数据,阐述了我国各类癌症防治现状和改善工作要点,强调了肿瘤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专业性,高发性和高负担。还介绍了浙江省医联体防治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举措,并希望通过与项目联动,加速区域医疗肿瘤防治服务能力的提升。
试点医院代表纷纷就此发言:
◆东阳市人民医院王维凯副院长讲到要扩大早癌筛查覆盖率,激励患者主动配合筛查,建立早癌筛查数据库。
◆瑞安市人民医院三早团队代表发言到需要通过可操作性的项目实施,不断提升癌症诊疗规范和体系创新。
◆慈溪市人民医院魏晓捷副院长讲到要搭建远程信息平台和肿瘤一体化中心,通过医联体上下联动,推进县域肿瘤诊疗能力发展。
◆临海市妇幼保健院朱倩副院长讲述了关于建设乳腺疾病专科,融合项目实施内容,做实早筛早诊工作的感想。
◆江山市人民医院王伟华院长提到要上下联动,强基础,强县域,共同构建县域肿瘤防治网络。
◆开化县中医院张晓群院长提出提升民众肿瘤筛查意识、规范医务人员肿瘤防治技术的重要性,希望促进多学科合作,尽快组建三早团队。
专题分享与讨论
乳腺癌转诊标准及全程管理建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担任本环节的主持,分别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傅佩芬教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占红教授,瑞安市人民医院吴伟力主任,瑞安市人民医院郑维锷主任,东阳市人民医院胡桂女主任,慈溪市人民医院范晓东主任,临海市妇幼保健院王美燕主任,江山市人民医院刘慧燕主任,开化县中医院郭春艳主任,就乳腺癌疾病早筛早诊,和乳腺癌转诊标准及全程管理建设进行分享和交流。
傅佩芬教授分别从乳腺癌早筛早诊的重要性,我国早筛早诊工作开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早筛早诊工作开展的途径和一些鲜活的案例进行说明,表达了民众早筛早诊意识提升的紧迫性,和早筛早诊工作的任重道远。最后表示了对项目的支持,和与大家一起做好项目的美好希望。
试点医院代表发言就此开展了充分的讨论:
◆浙江省肿瘤医院陈占红教授提出省级医院要呼吁民众提升防癌认知,开展义诊和推广活动,实施肿瘤防治全程管理。
◆瑞安市人民医院吴伟力主任提出基层诊疗能力规范化,要做精做细。患者诊疗方案个性化,要上下联动。
◆瑞安市人民医院郑维锷主任讲到乳腺疾病诊疗系统化,医生培训专业化、专科化,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
◆东阳市人民医院胡桂女主任分享了自己基层转诊的经验,灵活上下转诊,引进个案管理师,提升患者依从性。
◆临海市妇幼保健院王美燕主任作为妇幼专科医院代表与大家分享了肿瘤筛查患者管理方法,需重点关注随访转诊病例,保障患者依从性,还需同质化筛查流程和标准。
◆江山市人民医院刘慧燕主任讲到,远程MDT协作要保障上下联动,还要关注边远地区适龄人群的早筛早诊。
◆开化县中医院郭春艳主任希望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宣传推广癌症防治知识,提升目标人群防癌意识。
会议总结
中国抗癌协会阎昭部长进行了本次会议的会议总结,再次强调了中国抗癌协会希望通过“县域肿瘤综合诊疗能力提升项目”,让更多患者得到最终获益,帮助县域医疗机构建立优化的诊疗流程,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升基层癌症诊疗能力,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呼吁参与项目的各级医疗机构和支持单位携手同行,为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而奋斗!
中国抗癌协会作为我国肿瘤领域国家一级学会,高度重视面向县域医疗机构的能力提升建设,推动我国肿瘤诊治水平均衡发展。未来,我们希望通过项目持续实施,将浙江省的实践成果逐步推广全国更多的省市,全面提升基层癌症诊疗能力和药品可及性,建立癌症同质化诊疗规范与早期干预体系,打造健康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