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教授接受媒体访问。他表示,肿瘤的生存率其实和健康中国密切相关,那我们如何提高肿瘤的生存率呢?
顾晋说到:“首先,要做到疾病早期筛查,早筛可以免除之后的手术。例如肠癌,你做了粪便筛查或者是血的筛查,就能够发现息肉,切掉息肉就不会变成癌,既节约资金又没有痛苦。再者就是普及规范化。像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这些大城市的肿瘤治疗与美国和欧洲的差别不大。甚至治疗结果更胜一筹,有些手术治疗也能独树一帜。但是整体来说,我们手术的五年生存率较低,以肠癌为例,和美国最好的医院相差近20个百分点。”
建设健康中国,重点在于要让所有的县医院都能够达到规范化,才能把整个中国肿瘤治疗水平提高,这是个任重道远的过程。顾晋强调到。
推动县级医院的规范化需要医生有情怀有责任,顾晋提到,医生们要走到基层去,要到县医院去,要把医疗规范推到六千多家县级医院、九亿县级医院服务人员。促进国家整体的肿瘤治疗水平的提高。
顾晋表示,构建建康中国还需做到肿瘤知识的科普;促进肿瘤早期筛查,以及从生活习惯上杜绝肿瘤的发生。例如,现在已经明确肺癌是和吸烟有关系的,如果积极控烟,肺癌的发生率就会显著的降低。肥胖和肠癌是有关系的,如果大家健康饮食、积极运动,就会减少肠癌的发生。针对癌症的早期筛查,如果对于早期的癌症,我们能做到早期干预,减少癌前病变,构建保证保障体系,就会明显地降低癌症的发生和医疗费用的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