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科普宣传  >  癌症知识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1)》——治疗篇
2021-03-29 11:07  稿源:中国抗癌协会

  肿瘤手掌记忆法之无名指---治疗篇:

  1、现在癌症的主要治疗手段都有哪些?

  其实在医疗飞速发展的今天,癌症已经是一种慢性疾病,而治疗癌症的技术,也变得更加先进 ,副作用更少。例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但是在抗癌战场上一直以来都有三员大将,手术、化疗和放疗依旧是世界公认的能有效治疗癌症的三大传统手段。

  简单的来说,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手段,通过口服或者静脉给药,就像你得了肺炎,输抗生素或者吃抗生素一样,化疗药物会进入到身体的每个部位,杀死了全身各处的癌细胞。所以,化疗是一种全身的治疗手段,可以用于手术前,成为新辅助化疗,手术前将病灶缩小,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治愈率,也可以将部分无法手术的患者,转变为能够手术的患者。

  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放疗是利用放射性的同位素或者核素,释放射线或者粒子,用来杀灭癌细胞,所以,放疗有点类似于手术治疗,都属于局部打击,对于一些放疗敏感的肿瘤,或者肿瘤的位置不好,手术切除有难度,或者患者身体弱,无法耐受手术,都可以考虑放疗,替代手术治疗,杀灭癌细胞。放疗也可以用于术后,对手术野进行放疗,杀灭可能存在于局部的癌细胞,降低局部复发率。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手术、放疗和化疗仍是打败癌症的主要武器。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来个体化考虑,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治疗。

  2、什么是癌症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肿瘤的最古老方法,到目前为止也是最主要、效果最好、唯一可以根治肿瘤的方法。尽管治疗肿瘤的手段越来越多,但仍有60%以上的肿瘤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90%的肿瘤应用手术作为诊断及分期的手段。

  肿瘤外科医生通过手术可治愈大部分尚未扩散的肿瘤,有时候通过手术对肿瘤进行精准诊断和分期,制订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虽说不像放疗、化疗那样敌我不分,还使人的免疫力下降。但手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需同时切除一些正常的组织,还有一定风险,也会出现很多并发症,有些术后有一定的功能障碍及后遗症。因此,得了肿瘤不一定都要手术治疗,这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性质、病情的早晚、患者的身体情况等因素。实体肿瘤像乳腺癌、肝癌、肺癌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而血液系统肿瘤像淋巴瘤、白血病等则不能行手术治疗。一般肿瘤处于早期可手术治疗,但当肿瘤出现远处或者广泛转移时则不能用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情况、身体状况能不能耐受手术治疗,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是所有的外科手术都是治疗肿瘤的,还用于肿瘤的预防、诊断、重建与康复。按肿瘤手术的不同作用分为:预防性手术、诊断性手术、治疗性手术、重建与康复手术。

  3、什么是癌症化疗?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为化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阻止、减缓和抑制癌细胞生长,达到消灭癌细胞目的的治疗方法。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手术和放疗都属于局部治疗,只对治疗部位的肿瘤有效,对于潜在的转移病灶(癌细胞实际已经发生转移,但因为目前技术手段的限制在临床上还不能发现和检测到)和已经发生临床转移的癌症就难以发挥作用了。而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对一些有全身转移倾向的肿瘤及已经转移的中晚期肿瘤,化疗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肿瘤患者的化疗按照作用类型一般分为根治性化疗、术后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和晚期肿瘤的姑息化疗。

  根治性化疗主要针对对化疗敏感,通过全身化疗可以治愈或完全控制的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睾丸癌、小细胞肺癌等,在合适的化疗方案下,它们可能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辅助性化疗则是针对施行根治切除术的癌症,主要目的是杀灭手术过程中可能无法切除或已转移的癌细胞组织;

  新辅助化疗一般是指在根治术前做的化疗,它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削弱肿瘤血液供应,提高手术功效;

  姑息性化疗主要用于各种治疗方式的效果仍然不佳的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这些肿瘤属于难治性癌症,施行化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改善生存状况、延长生存期等。

  4、什么是癌症放疗?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它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使肿瘤缩小或消失来治疗肿瘤。癌细胞比正常组织对放射线敏感,放疗就是采取放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局部照射,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或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包括消化系统肿瘤、头颈部肿瘤、呼吸系统肿瘤、乳腺肿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神经系统肿瘤及淋巴瘤。

  放射治疗目的有三种,一种是期望通过照射完全消灭肿瘤细胞的根治性放疗;一种是与其他治疗有机结合的辅助放疗,结合手术做术前或术后放射治疗,能使疗效显著提高;一种是姑息放疗,通过小剂量、低毒性的照射,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放疗的原理是利用放射线对癌细胞进行杀灭,但由于肿瘤细胞生长在正常的组织中,因此以前做放疗时,为了防止癌细胞漏网,就必须扩大放疗照射的范围,就会伤及正常组织。随着CT、磁共振、PET-CT、生物代谢影像等现代肿瘤放疗技术及放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三维适形放疗、图像引导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新的技术手段可以精确定位肿瘤,勾画出病变组织的三维结构,精细地勾画出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实现精准打击,把放疗带入了精准医疗时代。

  5、什么是靶向治疗?

  癌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基因病,几乎所有癌症均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会导致癌细胞的出现,且不断生长。我们可以把基因突变比作战场上的“敌人”。目前我们的医学技术很难直接把突变的基因由“敌人”变成“俘虏”,但是可以通过药物破坏“敌人”的通讯信号,从而阻止癌细胞广泛扩散。这种治疗,就被形象地称为靶向治疗。也就是说,靶向治疗,可以理解为带有目标识别能力的导弹,瞄准作用靶点,并精确地与靶点结合、从而锁住靶点,追着既定目标轰炸。

  靶向治疗逐渐成为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因其可以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少量损伤正常细胞,对于有敏感突变的癌症患者,靶向药物可以比化疗提供更好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更小,患者耐受性更好,同时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6、怎么判断是否适合靶向治疗?

  由于靶向治疗是为攻击特异性靶分子而设计,所以须找到合适靶点才能发挥其疗效。能否在个体患者身上找到合适的“靶点”以及能否在采用后控制肿瘤的生长,都是因人而异、因靶而异的。想要使用靶向治疗,第一步必须通过基因检测进行筛查。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靶向治疗。在技术层面,靶向治疗十余年来不断精益求精,随着医学创新不断发展,将有越来越多优质的靶向药上市惠及患者;其次基因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大大提升了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和安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积极地配合治疗,才能够及早地恢复健康,拥抱美好的生活。

  7、什么是癌症免疫治疗?

  近几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焦点。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美国骨科医生威廉•科利,就开始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灭肿瘤细胞,但是当时由于该疗法是直接用灭活的细菌来激活免疫细胞,不仅副作用很大,且效果有限。所以肿瘤免疫在刚出现时,并未受到关注。直到近十年,通过调控人体免疫系统,来消除癌细胞的研究,重新让人们关注这一领域。与直接针对肿瘤细胞的传统治疗手段不同, 肿瘤免疫疗法是利用人身自身免疫系统对肿瘤进行杀伤,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

  像 PD-1 这种可以抑制免疫细胞功能的关键靶点我们称之为免疫检查点。而通过抑制这些靶点从而重新启动激活免疫功能的药物就是大家熟知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了。与绝大多数的肿瘤疗法一样,免疫疗法也会引起一些副反应。很多患者会因免疫细胞释放的大量刺激性化学物质,产生皮肤和消化道的炎症反应,从而表现出红疹、肠绞痛和腹泻的症状。患者往往需要服用抑制免疫反应的类固醇药物(如强的松)来控制这些副作用。使用PD-1阻断药物的患者,也可能发生这类副反应--尤其是肾癌、肺癌和肝癌患者,幸运的是,使用抗炎药物,并不会影响这些抗肿瘤药物的疗效。

  现在,我们已经能将标准的抗肿瘤疗法与增强自身防御功能的免疫疗法联合起来,因此我们相信,长期抑制、甚至治愈肿瘤的梦想,已开始变为现实。

  8、多学科综合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

  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简称MDT,是指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由各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病人能够同时面对综合治疗组的多位专家,了解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增加患者对医生和治疗方案的信任,以便积极配合治疗。 MDT打破了学科之间壁垒,尤其适用于肿瘤、肾衰、心衰等复杂疾病的诊疗。它也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

  以肿瘤疾病为例,采用MDT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肿瘤治疗不是由一个单一科室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肿瘤外科、内科、放疗、介入科及影像病理检验基础医学等各学科积极参与和评估。

  MDT模式具有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误诊误治,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增加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制定最佳治疗手段,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同时避免了不停转诊、重复检查给患者家庭带来的负担和时间成本。

  患者并非MDT的唯一获益者。MDT对于患者、医生、科室、医院来说是个共赢的模式。MDT模式下,在会诊中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同时,可以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实现医生、科室和医院的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患者面对不同科室、不同医院的医生时,往往会遇到医生的意见相左以及治疗中的一些疑问等情况,这往往让患者无所适从。但如果同时聆听多位专家的意见,患者对最终治疗方案会更信服,尽可能地避免了医患矛盾的产生。

  9、癌症治疗过程中何时联合中医药治疗?

  中医有句老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很有道理。美国有个很著名的专家,他的话很权威,他写了一千多篇文章,来中国讲过学。有一次讲完课,他说:快要到21世纪了,希望人人健康,我送你们两句最重要的话,比一切药物都好。哪两句话呢?第一,吃饭七八分饱。意思是说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有点饿,还想吃,这就是七八分饱。第二,爬楼走路慢跑,就是说平常出去时多走路,住楼上不坐电梯经常走着上去。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就是步行,实际上步行运动就能预防糖尿病,预防冠心病,预防高血压。由此可见,中医理论在预防疾病方面尤其独特用武之地。在预防癌症方面,中医一些理论可以借鉴。因为癌症的形成原因是很复杂的,它是全身性的疾病在身体局部的体现,中医药可以通过扶正气,导邪毒,化癌瘤,调五脏,平阴阳这五大法宝,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癌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治疗,从而增强体质,调节阴阳平衡,脏腑循环,最终使人体机体免疫力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平衡。

  在治疗癌症方面,西医常用的手术、放疗、化疗三大常规治疗方法,在放化疗后,癌症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头晕等并发症时,常常会有患者采用中药、中成药的方法来治疗癌症,以减轻癌症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体质及治疗耐受性。中医可以改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肿瘤病人的体质,发挥可攻、可扶、可泻、可补等办法,稳定病情,减少转移和复发。

  中医中药治疗等既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也可用于康复治疗。在长期实践中,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都有着不俗的表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更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在中医的观念里,恶性肿瘤产生的原因是人机体中的正气被邪毒侵蚀、压倒,各种阴湿、邪毒、淤血在人体的局部堆积到一定的程度结果。因此,恶性肿瘤所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肾阳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邪气入侵,人体的整体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对于患者肾阳气的缺乏,可以采用健脾、强肾、活血化瘀等方法来促进患者自身免疫能力的恢复和强化。

  中医西医只是治疗手段,一切对于癌症患者治疗有帮助的治疗方法都是好方法,没必要分个高下,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合理应用,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

  10、治疗癌症,偏方管用吗?

  为了抓住一切能改善疾病状况的机会,很多癌症患者会选择用偏方来治疗癌症。可是这些偏方是否真的对癌症有效果呢?有些偏方以“天然”、“有机”作为口号,听起来似乎简单易行、没有危害。但话虽如此,其实并非没有害处。这些偏方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延误患者进行手术、放疗、化疗,或其他治疗的时机,导致肿瘤组织增大甚至转移扩散。有些偏方疗法本身就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死亡。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能会升高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当服用过量的时候。偏方的生产商有可能并未遵照食品药品的监管要求进行生产,从而增加使用风险。

  最重要的是,不要听信任何声称可以替代正规癌症疗法的偏方、或者是声称可以彻底治愈癌症的偏方,更不能因此中止正常治疗。这些偏方的疗效大多未经证实,有效性令人怀疑,更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如果因此停止了正规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加速病情,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对于声称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疗法保持警惕。即便是天然的草药、或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也有产生副作用的风险。如果有药品或疗法宣称没有毒副作用,那很有可能是未经过可靠的临床试验,毒副作用没有被发现罢了。

  对于没有足够科学依据的“重大突破”保持警惕。真正的科学突破,应该有严格的临床试验证据,首先在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发表,而不是通过大众媒体、自媒体的广告、软文来发布。对于那些只拿个别患者故事出来说事的,也要提高警惕。对于攻击正规治疗的人保持警惕。比如某些人让患者不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只用他的疗法,这种要小心。对神秘疗法和疗效夸张的疗法保持谨慎。“奇迹疗效”、“古法秘方”背后若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就要对可靠性打一个问号。要再三核实宣传推广这些疗法人员的专业背景,确认他们是否是值得信赖的专业医务人员或癌症方面的专家。如果这些疗法只能在某一个特定的“诊所”进行,也应该保持谨慎,核实这些场所的专业性。

  目前,癌症治疗手段日新月异,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会经过大量科学的临床实验的验证,例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利器,如果确实有效一定会被专家所认可和推荐,大家不要盲目的相信偏方。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