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协会动态  >  专业委员会动态
专委会分会场|中西医整合肿瘤分会场圆满落幕
2020-11-24 01:59  稿源:中西医整合肿瘤分会

  11月15日,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中西医整合肿瘤分会在美丽的花城广州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肿瘤防治,赢在中西医整合”。全国各地中西医整合肿瘤学专家齐聚广州长隆酒店国际会展中心,围绕肿瘤研究从中医到西医,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从药物研究到新技术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体现了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世界前沿的中西医整合肿瘤防控研究成果。

  大会主持人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凯峰教授介绍了到场嘉宾,欢迎各位领导、委员及专家参加本次中国肿瘤学大会中西医整合肿瘤分会。

  第一阶段学术报告

  主持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程海波教授

  四川华西医院

  王永生主任

  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院长、整合肿瘤学研究院院长、中西医整合肿瘤防治中心主任谢恬教授做了题为《分子配伍抗癌新药榄香烯和榄香烯整合药物递送系统治疗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报告,指出中医药的研究需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要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并总结团队20多年的研究结果,包括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榄香烯脂质体(榄香烯乳注射液、榄香烯口服乳),对肺癌、肝癌、脑胶质瘤及脑转移癌、膀胱癌、食道癌、胃癌等安全有效。近几年开展了榄香烯脂质体纳米制剂“分子配伍”新药研究,如榄香烯整合递送系统用于肿瘤的多模式诊断治疗,榄香烯治疗KRAS突变大肠癌克服西妥昔单抗的耐药研究,榄香烯治疗p53缺失型大肠癌及逆转5-FU耐药研究,榄香烯脂质体治疗脑胶质瘤的新药研发等。获中国、欧美发明专利40多项,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Chem. Soc. Rev.,Sci Transl Med,Cell Matter,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ACS Nano,Theranostics,Cancer Lett,Chin Sci Bull等期刊,并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榄香烯脂质体抗肿瘤中西医结合基础临床研究——分子配伍研发抗癌新药的理论与实践》专著。

  谢恬教授强调“分子配伍”是中医药传统配伍理论的发展,提出“消癥散结、祛邪扶正”+“分子配伍”理论治疗癌症。谢恬教授团队对新药榄香烯脂质体二十多年的研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帮助山区农民种植温郁金等脱贫致富!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瑾教授就《中西医整合肿瘤营养治疗践行与体会》为题进行演讲,从营养角度对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展开讨论。郑瑾教授指出,恶性肿瘤患者约31%-87%存在营养不良,约20%肿瘤患者因营养不良直接死亡,故要将“肿瘤营养治疗作为一线治疗”。郑瑾教授指出,要从肿瘤营养不良的筛查、评估与诊断、干预方式、综合治疗、营养教育、并发症的监测、再评估与随访等方面将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贯彻到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中,做到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中西医营养整合治疗。

  第二阶段学术报告

  主持人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

  徐兵河教授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王凯峰教授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辇伟奇教授做了题为《乳腺癌精准全程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的主旨演讲,以情书这种浪漫的方式讲述他与乳腺癌治疗之间的不解之缘。辇伟奇教授认为乳腺癌诊治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先锋,是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典范,是把晚期肿瘤当作慢性病管理的具体实践。辇伟奇教授介绍了液态早筛技术、ER阳性乳腺癌标志物以及HOXA9甲基化试剂盒研发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精准医学在推进肿瘤应用与研究模型方面的革新。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朝霞教授做了题为《2020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的报告,指出2/3的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找到明确的驱动基因,在精准医学的时代需要对肺癌进行相应靶向治疗。王朝霞教授分别从NSCLC EGFR阳性术后辅助靶向治疗进展、NSCLC ALK阳性靶向治疗进展、NSCLC靶向联合治疗进展、NSCLC少见驱动基因靶向治疗进展、lncRNA参与NSCLC靶向耐药进展5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总结了相关靶向药物临床前沿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峰教授做了题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的精彩报告。王峰教授指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而癌症的产生体现在基因水平则是KRAS或是NRAS的突变,而RAS基因检测可以指导临床尤其是抗EGFR治疗。王峰教授在RAS是预后因子和抗EGFR单抗的疗效预测因子,BRAF突变是mCRC明确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MMR/MSI检测以指导mCRC免疫治疗,其他新兴靶点及个体化治疗四个方向讲述了癌症在精准检测方面的相关知识。

  第三阶段学术报告

  主持人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

  深圳医院吴式琇教授

  中日友好医院

  贾立群教授

  杭州医学院阎辉教授以《老兵新传:溶瘤痘苗病毒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为题,引入“病毒亦敌亦友”的说法,提出病毒和肿瘤密不可分,通过历史故事讲解天花病毒相关知识、防治等发展过程。阎辉教授介绍了痘苗病毒相关背景和分子生物学特点,重点讲解痘苗病毒作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的优势,痘苗病毒载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特殊优势,基于痘苗载体的肿瘤疫苗抗癌策略以及痘苗病毒作为抗肿瘤表达载体的独特优势等,并且分享了课题组关于重组痘苗病毒抗肿瘤相关研究,揭示了重组痘苗病毒抗肿瘤的前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蒙国宇教授就《PML Biology and targeted therapy》展开精彩演讲。蒙国宇教授从浅入深,由大化小,先是讲述了中医的相关背景,砷剂ATO首次对APL的治疗,认为PML是多种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候选靶点,而后引出对中西医结合癌症治疗的期望,提出以PML为核心的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新策略。蒙国宇教授还分享了团队十年的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PML核体组装机制的新理论,首次明确PML寡聚化是白血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首次发现PML寡聚化影响中药砷剂的靶向治疗,首次证明PML核体具有相对分离特征,并与中药砷剂的耐药相关。

  杭州师范大学陈大竞教授做了题为《依托三维孔洞结构的肿瘤细胞培养与实时原位代谢标志物监测》的报告。陈大竞教授从传感和分析的角度对肿瘤检测进行了讲解,并从如何对肿瘤代谢动力学变化过程表征,如何对极低浓度标志物进行分析检测,如何在测量过程中减少对细胞的影响三个方面的问题阐述课题组的相关研究。陈大竞教授基于PSF中空三维结构,构建了功能特异性的电化学传感器,实现细胞所产生的生物活性小分子的实时连续监测,推动了临床对生物代谢微环境传感器技术由定性或半定量测试向定量检测的发展。

  第四阶段学术报告

  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

  肿瘤医院朱利明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

  隋新兵教授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张永侠教授以《阴道塌渍填塞法治疗宫颈癌插植放疗后阴道损伤疗效观察》为题展开演讲。张永侠教授指出,宫颈癌为全球女性第四常见肿瘤,居女性肿瘤死亡原因第四位,主要对近距离治疗法的发展、组织间插植治疗的优劣及塌渍疗法等治疗方法的优化升级分别做了介绍。张永侠教授团队研究的3D打印模板阴道中药塌渍器治疗无疑是中西医结合的又一优秀案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理伟教授因疫情防控原因不能到达会场,以视频的方式给大家报告了《胰腺癌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王理伟教授主要介绍了以胰腺癌为主的精准诊疗体系及应用,针对胰腺炎癌转化中关键分子进行筛选,发现STAT5B在胰腺炎癌转化进程中发挥分子开关作用,同时发现炎性微环境中新的代谢型meCAF。王理伟教授强调,通过精准的分子分型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基于PDX模型的胰腺癌药效及生物标志物可加速临床新药研究。

  大会总结  

  最后,谢恬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回顾了上一年度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的工作完成情况,包括举办学术会议10余场,在线义诊系列活动7场,科普活动20余场,发展会员人数 4184 人(新增2291人),在疫情期间共向108家单位捐赠试剂盒50000人份,向95家单位捐赠防护隔离服10000套,共计价值1030万元,专委会及时研究并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早期临床试验病房应急管理指引》、《重大疫清下公众心理清绪的管理与引导》。

  谢恬教授表示,将根据中国抗癌协会总会要求,继续积极开展肿瘤防治研究与交流活动,促进整合肿瘤学科发展;创新学术交流形式,加强专委会队伍建设;坚持不懈开展科普活动,积极向群众宣传防癌抗癌知识;参与科技奖励评选,推动协会建设与发展;加强协会自身管理,更好地为广大会员服务;戮力同心并肩作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全体委员将为建立先进专委会,为造福人民大众,为肿瘤防治事业作出不懈努力。

  让我们相约郑州2021CCO大会!

  向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