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抗癌前沿信息
2020 CCO专家访谈 | 徐瑞华院长:科技创新助力肿瘤防治事业发展
2020-11-18 09:26  稿源:中国抗癌协会

  2020中国肿瘤学大会继续秉承“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主题,本次大会践行“健康中国 2030”的规划纲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理念,最终实现全民健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一直致力于肿瘤的早诊早治,将科技创新运用于肿瘤的防治中,旨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肿力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

  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加持 医学科研工作如虎添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包括大数据科 学的出现和应用,使得患者的就诊模式和医生的诊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发展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2014 年,我中心承接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中大数据重大专项课题,先后获得了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中山大学的相关项目经费支持。

  在该背景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逐渐建立了医学数据智能平台、精益化管理平台、专科数据平台、科研协作平台等,推进了智慧医疗的建设。目前,中肿已经建立多个瘤种的标准数据库。基于该大数据平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发布了《结直肠癌标准数据集》,该数据集的建立为收集高质量的患者诊疗数据以及后续数据分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目前,该数据库已有效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患者就诊时,其就诊资料能以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在同一个界面里,方便医生通过该大数据平台来了解患者过往所有的诊疗信息,既节省了医生的时间,也有助于医生制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此外,该大数据平台也被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和医院管理当中,实现数据共享,也为国家政策部门提供疾病诊治的依据。借助大数据平台,我中心已经实现了医联体内数十家医院结直肠癌数据的集成和共享。这些数据集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大幅提高了科研的效率。下一 步我中心将开发基于大数据 的辅助诊疗决策系统,让国内各级医院的医生及患者均从中能受益,提高医疗的均质性,为推动健康中国贡献中肿智慧。

  人工智能 + 医疗技术,建设智慧医院

  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下,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发展迅速,这与医疗人才 培养周期长、成本高,优质医生资源短缺的现状也息息相关。

  经过多年的持续积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成果覆盖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智慧医院的建设,建立了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疫情为患者关上了一扇 门,但我中心利用互联网为患者打开了一扇窗。在新冠肺炎最严重的 2020 年 2 月初,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通过智慧医院建设延伸医疗服务,我中心开发并推广了线上问诊和寄药到家等便民服务项目,“云诊室”让患者无需再舟车劳顿、排长队等候,即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中肿的诊疗服务。此外我中心正在研发人机协同临床智能诊疗方案,力争实现智能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智能多学科会诊功能;基于人工智能开展大规模基因组识别、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和新药研发,推进医药监管智 能化,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 务于传统医疗。

  以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诊疗为例,目前内镜检查及活 检仍是上消化道癌早期诊断 的金标准。但是我国的内镜医 生十分短缺,人才缺口巨大,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此外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缺乏典型的内镜下表征,极易漏诊;不同级别医院的内镜医生水平差异很大,导致我国早期上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低,严重制约了疗效的提高。针对上消化道肿瘤内镜早诊这一临床难点问题,为积极响应和 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我中心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自主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消化道癌内镜AI辅助诊断系统(GRAIDS)。

  经临床实践数据验证,该系统对上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敏感性高达 90%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在《Lancet  Oncology》杂志。该系统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探索人工智能肿瘤学领域临床转化和落地应用方面迈出了国际领先的一步。

  科技创新助力新药研发,推动中国原始创新药物的发展

  人群差异以及肿瘤流行病学谱的差异使得国外的治疗方案不一定适合我国患者,既往肿瘤患者的诊疗方案多为直接借鉴国外临床研究的结果,其疗效和安全性不甚满意。中国抗肿瘤新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仿制走向创新的艰难过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一直致力于原始创新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我中心创造性开展了精准靶向筛选的“篮子”研究和“伞状”研究,创新了临床研究的设计方案,借助基因检测的大数据平台,设计了一系列对c-Met扩增、FGFR扩增、PI3K突变等的新药临床研究;我中心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呋喹替尼、国产PD-1抗体等国家重大新药在中国的上市,同时也在国际新药如瑞格非尼的开发中发挥关键性作用;领导了全球多中心的PD-1抗体联合化疗在胃癌的III期临床研究,推动中国原始创新药物走向欧美市场。

  我中心临床研究平台已成为我国临床转化医学国家级肿瘤研究优秀协作平台及示范单位,培养了大批临床研究、技术转化人才,加速肿瘤创新药物、医疗创新技术的落地,未来将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