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下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教授主持。首先,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徐波教授代表筹备组介绍专委会的筹备情况。随后,中国抗癌协会组织部副部长薛岗宣读《中国抗癌协会关于成立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的决定》,并介绍专业委员会的性质、职责和民主选举程序。
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徐波教授当选为首届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步宏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孟祥飞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于韬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陈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宋咏梅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郝继辉教授为秘书长。
目前,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会员共1466人,其中新会员1046人。第一届全国委员120人,选举产生常务委员40人。推荐委员涵盖了医院、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中从事肿瘤学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充分体现了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医工结合的学科特点。
王瑛秘书长代表中国抗癌协会为领导班子成员颁发证书并致辞。她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首届主任委员徐波教授发表就职感言。他说,专委会主任委员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专委会从筹备到成立,离不开抗癌协会领导的支持、依托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对专委会筹备的帮助以及所有专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他表示,在专委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把我们的组织和学科建设搞好,还要让本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市场健康有序的不断发展,让我国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逐步走向世界前列并被国际社会认可。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教授为首届主任委员徐波教授颁发证书
学术年会
(又讯)成立大会结束后,紧接着召开肿瘤人工智能专委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会议内容聚焦前沿、聚焦创新、聚焦人才,邀请了我国肿瘤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产业界和青年学者进行精彩讲座。
聚焦前沿板块中,徐波教授首先带来了报告《智能肿瘤学的机遇与挑战》,从国家政策战略层面为肿瘤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剖析,同时也为专委会在未来一年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了布局。田捷教授带来报告《基于影像和病理大数据融合的影像组学及其临床应用》,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构建辅助诊断模型和预后预测模型等研究方向上最新最前沿的成果,并提出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由临床医生多提出问题,由人工智能专家辅以解决问题的工具。常务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带来报告《基于肿瘤个体化诊疗的膀胱癌淋巴转移影像及分子诊断体系建立及运用》,从特定器官肿瘤出发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个体化诊疗的前沿应用。
聚焦创新板块中,大会邀请了我国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发展水平的神州医疗、北京瑞尔医疗和北京妙健康公司的专家分享了产业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几位产业界的专家也都提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才是人工智能技术最终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
聚焦人才板块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振宇和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教授苏苒都带来了非常精彩的报告,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及其应用,充分显示了专委会青年委员们雄厚实力。
医学人工智能作为我国重点的科技发展方向之一,受到各行各业专家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工智能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也在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肿瘤诊治的效率、准确率和治愈率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会委员和代表希望能与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肿瘤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肿瘤诊治,“智”在必行!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首届全体委员合影
肿瘤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