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学术会议  >  学术首页
2015年结直肠癌领域大事记
2016-02-03 08:48  稿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导读:回顾过去的一年,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规范化诊疗仍是各大会议中专家学者强调的重中之重。

        早期结直肠癌的规范治疗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顾晋

        回顾过去的一年,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规范化诊疗仍是各大会议中专家学者强调的重中之重。

        2015版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结直肠癌诊疗工作的规范化进程,2015年9月份,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专家对2010年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进行了修订,即2015版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对于辅助化疗,《规范》指出,Ⅰ期(T1~2N0M0)或者放疗禁忌的患者不推荐辅助治疗;Ⅱ期应确认有无以下高危因素:组织学分化差(Ⅲ或Ⅳ级)、T4、血管淋巴管浸润、术前肠梗阻/肠穿孔、标本检出淋巴结不足(不足12枚)。无高危因素者,建议观察;有高危因素者,建议辅助化疗。化疗方案推荐选用5-FU/LV、卡培他滨、5-FU/LV/奥沙利铂或CapeOx方案。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推荐辅助化疗。化疗方案推荐选用5-FU/CF、卡培他滨、FOLFOX或FLOX或CapeOx方案。

        此外,建议有条件者检测组织标本错配修复(MMR)或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如为MMR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不推荐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单药辅助化疗。

        研究新进展领域内提倡遵循规范的同时,也有研究者在不断探索不同治疗方案间的疗效差异。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告的日本JCOG0910研究表明,对于已行R0切除和D2/D3淋巴结清扫的Ⅲ期结直肠腺癌(除外低位直肠癌)患者,卡培他滨治疗较S-1在无病生存(DFS)方面更优,两组治疗3年的DFS率分别为82.0%和77.9%,风险比为1.23。而No16968研究中位随访7年的结果则证实,与FU/FA方案相比,XELOX方案可显著改善根治性手术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OS)率(73%对67%,P=0.04)和DFS率(63%对56%,P=0.004)。这些数据为临床治疗选择带来了更多的提示。

        晚期结直肠癌的全程管理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徐瑞华

        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目前多推荐以目标为导向的个体化治疗。

        对于初始可切除患者,可直接切除病灶或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切除。对于初始不可切除患者,应先进行转化性评估,如潜在可转化,可应用高效低毒方案治疗。2015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的转化治疗方案为XELOX、FOLFOX/FOLFIRI联合靶向药物。TRIBE研究表明,如患者可耐受,则可考虑FOLFOXIRI方案联合靶向药物,这可增加生存获益。对于XELOX和FOLFOX方案,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两者疗效相当,但XELOX方案使用更方便,且在血液方面的安全性也更具优越性。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二线治疗,2015年一项新研究表明,与FOLFIRI方案相比,XELIRI方案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PFS)期。该研究是一项有关mCRC患者应用XELIRI/FOLFIRI方案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的Ⅲ期研究,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加用辛伐他汀,XELIRI方案较FOLFIRI方案能使患者PFS显著延长(P=0.012)。这为mCRC患者更多的治疗选择提供了证据。

        在维持治疗方面,全球一项大型Ⅲ期临床研究证实,XELOX/FOLFOX方案诱导后获得完全或部分应答、症状缓解的患者,使用卡培他滨单药维持能显著延长患者PFS,增加OS绝对值、提高生活质量。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卡培他滨因疗效佳、毒性可控、口服便利、无需住院等,在维持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在新药研发方面,Pilot研究表明,既往接受过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并进展的mCRC患者使用瑞戈非尼联合化疗能显著延长PFS。国产新药法米替尼在mCRC后线治疗Ⅱ期临床研究中取得成功,并在ASCOGI上汇报了研究结果,目前该药物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此外,mCRC还迎来了免疫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pembrolizumab在MMR缺乏的mCRC患者中取得的疗效令人瞩目,疾病客观缓解率达62%,疾病控制率达92%,给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