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科普宣传  >  癌症知识
注重癌症早诊早治
2015-01-26 11:22  稿源:中国抗癌协会

  唐步坚(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妇科肿瘤专家)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新发癌症病例在最近5年中猛增了11%,2012年的新发病例达到1410万例,从2008年到2012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增加了7.8%,2012年达到820万人。中国的防癌控癌形势同样十分严峻;2013年初,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最新一版《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表明,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因癌症死亡超过200万人,这意味着每一分钟中国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权威资料表明,上世纪60年代癌症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仅列第四位,但从1970年到1989年就上升到第二位,而从2007年到2010年的数据来看,癌症已经跃居首位。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死因调查报告,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世界上也处于较高水平。

  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其自身治疗困难、容易转移和复发等诸多因素外,没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各大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中,早期病例比例低于10%,这使很多患者失去了治愈的机会,大大增加了死亡率。

  目前,国际肿瘤界公认的防癌控癌措施就是三级预防。在做好预防发病和不断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癌症病例的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主要策略之一。癌症治疗五年生存率的提高主要归功于早诊早治。如果现有的技术方法应用得当,可使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发现于早期阶段并得以根治。以妇女宫颈癌为例,对30~40岁女性进行筛查,可以使其发病率下降25%~36%,使其死亡率下降80%甚至更多,这就是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例子。因此早诊早治工作亟待加强。

  《世界抗癌宣言》要求2025年实现的九大目标之一就是“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项目得以普遍推广,公众和医务人员对于癌症早期预警的认识水平得以大幅提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在多个肿瘤高发现场开展了普查和筛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探索出不少早诊早治工作的经验和方法。200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更是将早诊早治工作纳入民生惠民工程,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了这一工作。资料显示,从2006年至今,从广大人群中筛查出的高危个体,检出了不少早期的癌症患者,早诊率达到77.9%,治疗率为80.4%。更为重要的是,在该项目的运行过程中,对广大群众进行了广泛的防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了他们癌症的认知水平,并培训了大量的基层医务人员,提升了其癌症筛查和诊疗专业水平,为早诊早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现已成为我国政府医改重大专项“慢病防控”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提供的公共卫生产品,具有惠民、加强基层能力建设、促进服务均等化等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以早诊早治工作作为慢病防治的重要抓手,齐心协力,努力工作,让《世界抗癌宣言》的目标早日实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和癌症患者。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