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学术会议  >  学术首页
全国肿瘤病因学和肿瘤流行病学敦煌学术会议召开
2013-08-27 10:18  稿源: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

  2013年8月15-19日,全国肿瘤病因学和肿瘤流行病学学术会议在甘肃省敦煌市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和肿瘤流行病学两个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社联合组织的一次专业盛会。会议由甘肃省肿瘤医院协办。来自23个省的代表共计390余人参会,与会代表积极提问,会场学术氛围活跃。邀请41位专家和研究生做了精彩的会议报告。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游伟程教授致开幕词,病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东昕教授做会议总结。

  自2011年7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和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在承德共同举办研讨会以来,两个专业的研究工作又取得了突出进展。本次敦煌会议收到全文投稿26篇,摘要投稿127篇,合计投稿153篇。会议将参会26全文投稿的摘要和127篇摘要投稿收录到会议论文集里。其中7篇全文被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录用,发表在2013年47卷第8期杂志上。杂志选择刊登了会议投稿中部分研究结果,其他研究结果还将陆续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这些结果反映了肿瘤流行病学和病因学在人群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肿瘤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不同层面探讨了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易感性和癌变机制,以寻求更加有效的预防策略。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恶性肿瘤等复杂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对基因、环境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为肿瘤流行病学在肿瘤病因及预防研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机遇和可拓展的空间。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同时,各种组学研究设计为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肿瘤流行病学应与系统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在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为肿瘤病因学研究做出贡献。肿瘤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依据,奠定了重要基础。转化医学模式复杂,面临巨大的挑战,从事肿瘤研究工作者不能过于依赖动物模型及数学模型等对人体疾病进行预测,而应重视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其来自于人类循证医学的直接证据将对转化医学研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肿瘤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在人类战胜肿瘤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获得的来自于人类的直接证据为肿瘤防治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是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的依据。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多成绩,使中国肿瘤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席位。

  由于恶性肿瘤具有发病过程隐匿、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等特点,使得人们将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上,而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除了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设备外,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也至关重要。从标志物的发现、筛选到临床应用过程均充分体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转化医学模式。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是目前研究重大复杂性疾病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的重要手段。近两年,我国肿瘤病因学和肿瘤分子流行病学工作者在这个领域做出了相当突出的贡献,在鼻咽癌、食管癌、肺癌、肝癌、胃癌和胰腺癌等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本次会议上对我国近两年开展的这方面的研究以及后GWAS时代研究策略做了精彩介绍。

  2013年8月15日,在敦煌学术会议期间还分别召开肿瘤病因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成立会议和肿瘤流行病专业委员会会议。第一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由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周钢桥教授担任,胡志斌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第一届青年委员会28名委员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湖北等10个省。将积极发展新的青年委员,为更多有志从事肿瘤病因学研究的青年专家创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两个专业委员会将在2013年底积极筹备2014年在济南召开的第八届全国肿瘤学术大会的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分会场学术会议。2014年和2015年计划组织2次全国学术会议,继续加强两个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

  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

  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

  2013年8月23日

会议现场
肿瘤病因专业委员会委员和青年委员敦煌会议合影
与会人员合影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