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学术交流  科普宣传  对外交流  癌症康复  期刊杂志  继教科技  科技奖励  协会党建  会员服务  媒体之声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抗癌协会  >  科普宣传  >  首页科普
肺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
2011-09-01 03:45  稿源: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心外科 孟宪利教授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工业化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等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急速上升。国家卫生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和女性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

  目前,肺癌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率第1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发病率已由原恶性肿瘤的第6位跃居为第2位;居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钟南山院士预计:至2025年,作为我国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首的肺癌发病率将翻倍,成为常见疾病之一,每年将有100万人死于肺癌。可见肺癌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多大威胁。

  我国肺癌目前形势严峻,但这并不等于我们无所作为。也不用像一些人谈到肺癌常常“谈虎色变”,认为只要检查出肺癌就等于判了死刑。其实不然,这要分具体情况。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仅14.1%,但是I期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60%,0期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可见,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癌可以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肺癌是可以预防的,通过戒烟、改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可以大大降低肺癌的发病率。

  由此可见,肺癌并不可怕,通过正确认识肺癌和合理的选择预防和治疗方法,肺癌是可以远离我们,并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现通过肺癌的致病因素、宜感人群、早期发现、治疗、预防等方面给大家作一介绍,使大家对肺癌有充分的认识,对肺癌进行预防和早期发现。

  一、肺癌的致病因素

  1.烟草危害:

  吸烟是引致肺癌的主要原因,纸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烟可引致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增生诱发肺癌。各国的大量调查资料都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随着所吸香烟的数量、时间和种类递增。有吸烟习惯者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吸烟量大者发病率更高,比不吸烟者高20倍。临床确诊的肺癌病例中,每日吸纸烟20支以上历时30年以上者,约占80%以上。烟草的危害还不止于此,还增加食管癌、喉癌、心脏病、胃溃疡等的发病率和引起“二手烟”危害。

  2.环境污染:工业发展产生的废气、汽车尾气、沥青公路挥发物等,其中也含有很多烃类致癌物质。生活中可以发现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高,城市比农村高,厂矿区比居住区高。

  3.职业暴露:长期接触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化物、致癌性碳氢化合物、砷铬镍等金属、煤焦油、沥青石油、石棉、芥子气等物质均可诱发肺癌。

  4.肺部慢性疾病:有肺结核、矽肺、尘肺等基础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正常人,因为肺支气管在长期慢性不良物质刺激下发生慢性炎症以及肺纤维疤痕,病变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引起鳞状上皮化生或增生在此基础上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肺癌。

  5.人体内在因素:如家族遗传以及免疫机能降低代谢活动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也可能对肺癌的发病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肺癌的易感人群

  1.吸烟者:吸烟者吸入和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是同等危险的,因此,长期吸烟和长期在吸烟者身边的烟雾里工作、生活者均属肺癌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具有三大高危因素者:(男性年龄≥45岁和吸烟指数>400支/年)。

  2 . 职业暴露人群:日常工作中接触致癌物质如氡气、放射性物质、沥青、砷、铬、煤焦油、石棉等机会较多的人。

  3.生活在污染环境人群:生长在空气、水源污染较重的的地区和城市的居民。

  4.存在肺结核、矽肺、尘肺等慢性肺部疾病人群。

  三、肺癌的检查和发现

  1.注重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

  肺癌患者尤其是早期患者常无症状,仅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所共有的症状,由于症状不典型、没有特异性常使多数患者误诊和延误诊断。因此,易感人群尤其是具有高危因素者应注重肺癌以下的早期症状,有望早期发现肺癌:

  (1)咳嗽: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年龄在35岁以上,特别是不明愿意的频繁激性干咳;有肺结核及慢性气管炎,原有咳嗽规律突然改变。以咳嗽为始发症状的患者约为50%- 60%;

  (2)咯血:肿瘤炎症导致致组织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混合在一起,呈间歇或断续出现痰中带血、咯血痰、咯血,清晨第一口痰多见;约30%-50%。

  (3)胸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的间歇性胸部疼痛;占30%-60%;

  (4)胸闷气短:突然渐进性气短、胸闷、胸透有胸腔积液;20%-50%。

  (5)胸透显示“肺部炎症”,经治疗不能彻底控制,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者。

  (6)肿瘤转移引起的症状:如颈部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胸腔积液、骨痛等,约占10%。

  (7)发热:肿瘤阻塞支气管导致阻塞性肺炎或癌性发热引起,多数为低热,治疗后或有好转,但是经常反复;

  (8)肺外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关节、肌肉顽固性疼痛、男性乳房发育等。

  综上所述,要提高对这些症状的警觉性,尤其是易感人群一旦有类似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早期肺癌诊断对治疗效果的好坏起到很大的作用。

  2.临床检查技术的应用:

  肺癌的临床筛查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从X线光,痰脱落细胞学,到支气管镜等尚未有公认筛查手段,但临床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早期诊断肺癌:

  (1)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行胸部透视或摄片体检,当发现肿块或阴影时应行螺旋CT扫描。

  (2)咳嗽、咳痰和痰中带血者,反复痰中查癌细胞和/或做支气管镜检查。

  (3)胸片发现肺部结节或阴影但支气管镜检查阴性者可以行CT定位下穿刺活检。

  3另外,近些年许多新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1)螺旋CT和低剂量螺旋CT:能够准确发现小于2~3mm的病灶,尤其是对直径为15mm的小结节病变较X线胸片明显提高。和外科手术相比,低剂量螺旋CT发现肺内≤6mm结节的敏感性为60%,>6mm者为95%,但对≥6mm的肿瘤性病变,敏感性达到100%。一项多中心的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I-ELCAP)研究显示:年度低计量螺旋CT捡出的肺癌有80%为早期肺癌(可治疗肺癌);因此能够用于早期肺癌和可以治愈阶段肺癌的诊断,有望改善肺癌的治愈率和预后。

  (2)荧光支气管镜:采用激光诱发自体荧光技术,使早期肺癌显示出不同于正常组织的荧光用于早期诊断,可以确定早期侵袭癌的部位,使得诊断肺癌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敏感性提高1.5~6.3倍。

  (3)基于液基细胞学技术的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该方法改进了取材、细胞分离涂片、背景影响以及细胞结构观察等方法。大大提高了癌细胞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对肺癌尤其是中心型肺癌的诊断率显著高于传统涂片法。

  (4)呼吸气体检测:研究发现肺癌患者的呼吸气体中有多种区别于正常人的烷烃类和苯的衍生物,通过光谱分析仪器检测这些成分可以发现早期肺癌,能正确预测71.1%的肺癌患者和66.7%的非肺癌患者。

  (5)基因芯片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检测信息量大、准确性高、检查速度快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可以在临床未表现症状的情况下进行精确诊断。

  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将会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重大帮助。

  四、肺癌的治疗

  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肺癌确定后只要病期在II期及部分Ⅲa期以前,且无肯定禁忌者,均应考虑手术切除。I期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60%,0期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越是早期肺癌,治疗效果越好。近年来在肺癌的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使肺癌的生存率大大提高。如肺癌靶向药物:易瑞沙,贝伐单抗等的应用,三维适型放疗、调强放疗,及新辅助化疗、手术、放化疗综合治疗明显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另外免疫和中医药治疗在减少患者对放、化疗的反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在巩固疗效,促进、恢复机体功能方面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

  五、积极预防肺癌

  肺癌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因其与环境、吸烟、不良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因此通过以下方面来预防肺癌。

  1.戒烟:对吸烟者来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不过越早越好!戒烟使得患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戒烟5~10年后肺癌发病率开始下降,在停烟十五年之后,获得肺癌的机会与不吸烟的人一样。

  2.远离职业暴露

  3.健康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多吃富含叶红素(BetaCarotene)、维生素E蔬菜水果、粗制谷类。少吃烟熏食品、不吃霉变食物;

  5.注意环境和生活卫生:减少房屋装修过程中及之后的有害化合物;注意厨房里的污染,加强厨房通风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7.积极生活态度:培养乐观、豁达的个性和生活态度。

  尽管肺癌是恶性肿瘤,但是通过戒烟等积极措施是可以预防肺癌的,另外将注重早期症状与选择合适临床检查手段相结合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癌、早期选择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应科学认识肺癌,争取预防和早期发现就不会“谈肺癌色变”了。

 

版权所有:中国抗癌协会 | 技术支持:北方网 | 联系我们
津ICP备09011441号